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一个3.65亿年前的前肢的发现正在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古代生物如何从水生过渡到陆地。 今天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份报告描述了这块化石,它代表了鱼鳍进化成脊椎动物肢体的中间阶段。
芝加哥大学的尼尔·H·舒宾和他的同事从宾夕法尼亚州中北部一条高速公路的一侧,在一块砖头大小的红色砂岩中发现了这块骨头。 这些层状岩石是追溯到晚泥盆纪时期的河流系统的遗迹。“我们知道这是一块肱骨,”该研究的合著者、芝加哥大学的迈克尔·I·科茨回忆说,“但它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类型。我们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肱骨。” 例如,与同一年龄段的其他四足动物的解剖结构相比,科学家报告说,这里有一个很大的空间用于胸肌附着。 这种额外的肌肉力量将使运动类似于卧推或俯卧撑。 基于肌肉的明显大小和范围,作者假设肱骨在动物的支撑和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发现表明,支撑身体的能力比以前认为的更为古老。 科茨说:“这意味着我们认为为了适应陆地生活而进化的许多特征最初是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生活的鱼类中进化出来的。” 从同一地点发现的其他化石表明,这条水道是各种动植物的家园。 前肢本可以使动物沿着河床底部推进自身,或者将头部抬出水面。 在一篇随附的评论中,剑桥大学的詹妮弗·A·克拉克指出,泥盆纪的四足动物“可能没有有效地行走,但它们的运动方式肯定有所不同,因为它们使骨骼和感觉器官适应了从水中出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