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一种先前未描述的翼龙物种的遗骸正在为这些独特的动物如何捕食提供新的线索。根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该化石代表了一种可能通过掠过湖泊和海洋表面来捕获猎物的野兽。考虑到它头上巨大的骨质头冠,这种飞行爬行动物很难被忽视。
像它们的恐龙亲戚一样,翼龙现在已经灭绝。但科学家们对这些动物的生活方式知之甚少,因为它们的骨骼非常脆弱,很少能以化石的形式保存下来。来自里约热内卢国家博物馆和联邦大学的亚历山大·W.A.凯尔纳和地球科学博物馆的迪奥格内斯·德·阿尔梅达·坎波斯描述了来自巴西东北部桑塔纳地层的一个标本,该标本于1983年采集,但直到现在才被描述(见图)。这种被命名为Thalassodromeus sethi,意为“海跑者”的生物,估计翼展接近4.5米。它的颅骨头冠,按比例来说是任何脊椎动物化石中已知的第二大头冠,可能干扰了动物的空气动力学,但可能有助于吸引配偶。该团队还在头冠外部表面发现了一系列大小不一的通道,他们将其解释为血管的印记。这样的系统可能有助于动物通过散热来调节体温。
T. sethi的下颌遗骸也提供了关于它是如何捕猎的见解。两个半部分像剪刀一样锁在一起。这种结构在翼龙中是独一无二的,但与属于Rynchops属的鸟类(俗称剪嘴鸥)相似。剪嘴鸥在湖泊和海洋上方飞行,将下颌拖入水中。当它遇到鱼时,上颌会迅速闭合,头部会向下向后移动,有时会在这个过程中浸入水面以下。凯尔纳和坎波斯认为,T. sethi采用了类似的狩猎策略,但它的颈部活动能力稍差,而且它的头冠会阻止它将头部完全浸入水中寻找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