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流感季节的长短可能因你居住的地点而异,大城市经历的传播期更长,而小城市则经历更短但更具爆发性的传播。
该研究并未断言一个人感染流感的风险因任何给定社区的大小而异。相反,它认为在人口较少的地方,流感需要合适的大气条件才能有效地传播。
在大型城市,这些条件不太重要。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俄勒冈州立大学科瓦利斯分校综合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兼主要作者本杰明·达尔齐尔解释说:“如果人们很多,并且交通模式经常将他们聚集在一起,即使气候条件不是最有利的,也有助于病毒找到新的宿主。”
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流感季节的“一刀切”方法行不通。如果这项研究是正确的,荷兰国家公共卫生与环境研究所的传染病建模专家雅科·沃林加表示,小中心应致力于提高激增能力——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病患的能力,而大城市则应寻找减少传播的方法。
沃林加在评论文章中写道:“这对决策者很重要,因为它表明大都市地区应侧重于减少流感传播,而小城镇应侧重于减少危害。”该文章与该论文一起于周四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流感是出了名的不可预测。经常会听到研究流感数十年的人们将该病毒描述为“令人谦卑”。
专家们知道,一年中的某个时候会出现流感感染激增的情况;在北半球,这段时期通常从深秋一直持续到冬末或早春。但是,有些年份感染高峰会出现在圣诞节前后,而另一些年份,该季节最严重的时期会出现在二月底甚至三月份。
人们尚未完全了解流感为何如此表现。人们认为,在冬季待在室内的时间以及他们的免疫系统可能不那么强壮是其中一个因素。
达尔齐尔和他的合作者着手研究比湿度水平(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在流感传播中的作用。他们使用了大量数据:来自寻求流感样疾病护理的人的每周健康保险索赔。研究人员获得了美国大约 603 个城市从 2002 年到 2008 年的六年邮政编码数据。
他们看到的是,在小城市中,流感季节的曲线很陡峭。无论一个流感季节有多少人生病,或者在特定年份感染人数较少,大多数感染都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一条“尖峰”的流行曲线。
但大城市的模式却不同。曲线较低且较长,更加分散。这并不意味着生病的人数减少了,而是感染在更长的时间内传播开来。
这意味着即使在气候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流感病毒仍然能够在大型城市中人与人之间传播。
达尔齐尔承认,大城市的模式不是他和他的同事所预期的,他说,小城市的爆发是“爆炸性的”,而大城市的流行病是“阴燃的”。
他们的结论是,在人口稠密的地方,比湿度不太重要。
达尔齐尔说:“由于高度有组织的移动模式使人们彼此非常接近,以至于比湿度开始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因此流感能够在大都市中更广泛的气候条件下传播。”“在大都市中,由于存在更有组织地密切接触,流感能够勉强维持生存。”
研究流感传播的西玛·拉克达瓦拉将这一发现描述为令人着迷。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系助理教授拉克达瓦拉说:“他们展示的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传播动态更持久。”
拉克达瓦拉研究流感病毒的传播方式——通过只能传播短距离的唾液或黏液飞沫传播,或者通过可以在空气中停留更长时间的气溶胶传播。她对这项研究的解读向她表明,在较小的地方,气溶胶化的病毒可能在传播中起更大的作用,而这些病毒可能更依赖于气候条件。但在人口更密集的大型中心,短距离传播(较少依赖气候)可以完成传播任务。
拉克达瓦拉说:“自从我一直在思考短程传播和远程传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贡献以来,对我来说,它真的很适合。”她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我们更多的时间是在室内。因此,这种在这些环境中普遍、持续发生的传播不一定受湿度季节性驱动的想法真的令人着迷,”她说。“这与我们认为正在发生的事情非常吻合,即这些远程传播事件可能对湿度条件更敏感,并且它们可能更多地发生在人口较少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