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C. FRED T. ANDRUS 惠允 |
科学家利用来自鱼类化石的微小骨骼碎片,追溯了被称为厄尔尼诺现象的气候现象的根源。厄尔尼诺现象是指秘鲁沿海海域间歇性的变暖,会影响全球天气。根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一份报告,现代厄尔尼诺现象的状况大约在5000年前出现。
之前基于软体动物化石遗骸的研究表明,厄尔尼诺现象的状况在数千年前并不存在,但这些发现是初步的。在目前的研究中,佐治亚大学的C. Fred T. Andrus和他的同事分析了一种生活在秘鲁沿海且不迁徙的鲶鱼的耳石(或称耳岩,见右侧显微照片)中存在的氧同位素。与树木年轮类似,耳石呈同心圆状生长,并融入指示其形成环境的元素。佐治亚大学的共同作者道格拉斯·E·克劳解释说:“通过观察整个耳石,我们可以重建鱼类一生中从季节到季节、从年到年的水温历史。”
支持科学新闻事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未来能够继续报道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在本例中,研究人员专注于耳石中氧同位素18的含量——这是指示鱼类生活水温的指标。该团队检查了从两个大约有6000年历史的秘鲁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化石,发现当时的海洋温度平均比现在的海水温度高三到四摄氏度,且变异性更小。
Andrus观察到,这些发现说明了全球气候中固有的变异性。他说:“我们的研究表明,当前的厄尔尼诺现象周期与五千到八千年前的情况大相径庭。我们希望我们的数据可以用于构建未来厄尔尼诺现象事件的准确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