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的危机

一项调查发现,在中国长江沿岸的捕鱼、污染和其他人类活动正将一种淡水哺乳动物——长江江豚推向灭绝的边缘

在中国长江沿岸的捕鱼、污染和其他人类活动正将另一种淡水鲸类动物推向灭绝的边缘。这是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IHB)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分部对长江中下游进行的为期六周的调查得出的结论。

调查的最终结果将于3月份公布。但初步结果令人担忧:调查小组发现的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数量不足2006年类似考察的一半,那次考察发现长江中有1225只江豚存活。

“这真是个坏消息,”IHB生态学家、本次调查的首席科学家王丁说。“长江干流的江豚状况比之前想象的要糟糕得多。”


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长江江豚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现存淡水鲸类之一。它仅分布于长江以及两个毗邻的湖泊,即鄱阳湖和洞庭湖。科学家们希望江豚能够避免与长江白鱀豚(Lipotes vexillifer)相同的命运,白鱀豚在2006年的调查后被宣布实际上已经灭绝。

濒危的生态系统
最新的调查还发现,过去六年里,鄱阳湖中约有450只江豚的种群保持稳定。但洞庭湖仅剩下90只,比2006年减少了40%。这意味着长江流域总共只有约1000只江豚,这使得它们比野生大熊猫还要稀少。

“长江中这些大型顶级食肉动物的消失很好地表明了长江生态系统的糟糕状况,”香港大学的生态学家大卫·达德金说,他没有参与这次调查。

“强烈的人类影响是罪魁祸首,”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淡水项目主任雷刚说。“长江沿岸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是巨大的。”

王丁说,过度捕捞导致江豚的食物来源大幅减少,而且这些动物容易受到不受管制的捕鱼方法的影响,例如电鱼,即向水中发送电流以在捕鱼前击晕鱼。

污染问题
达德金说,污染是另一个主要的长期威胁。长江被中国人视为“母亲河”,它养活了该国40%的人口,其两岸布满了大城市、工厂和发电厂。据达德金称,每年约有200亿吨的废物排放到长江。“这还不包括来自农业的扩散污染或船舶造成的污染,”他说。

像其他鲸类物种一样,长江江豚使用声纳进行导航、测距和觅食。但长江沿线高密度的航运造成了高水平的声学污染,这干扰了动物的声纳。“这影响了它们的觅食,而且许多动物也因船舶撞击而受伤或死亡,”雷说。

雷说,其他人类活动,如大坝建设、土地开垦和采砂,在近几十年里导致了长江流域大规模的栖息地丧失和退化。

长江江豚目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新的估计可能会将它们归为极度濒危,”王说。“如果情况没有明显改善,它们可能会在15年内重蹈白鱀豚的覆辙。”

研究人员和环保人士已经呼吁中国国务院将江豚的保护级别从二级提升到一级——这将为保护工作提供更大的法律效力——并建立更多的江豚保护区。他们还呼吁更好地执行废物排放法规,并建议减少船只交通、规范捕鱼设备,甚至在河中实施禁渔令。

王说,保护河流生态系统不仅仅是为了拯救江豚等具有魅力的动物。“最终,这关系到我们自身的生存。过于病态而无法支持健康生态系统的河流也不适合人类使用。”

本文经《自然》杂志许可转载。本文于2012年12月24日首次发表

Jane Qiu is an award-winning independent science writer in Beijing. She has won a Knight Science Journalism Fellowship, as well as awards from prestigious groups such as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he Association of British Science Writers.

More by Jane Qiu

First published in 1869, Nature is the world's leading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journal. Nature publishes the finest peer-reviewed research that drives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and is read by thought-leaders and decision-makers around the world.

More by Nature magazine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