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变的仙女鸟:一位生物学家探讨滥交的鸟类与人类进化

一位生物学家谈论好色的鸟类与人类进化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个人资料

姓名
迈克·韦伯斯特

职称
进化生物学家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地点
康奈尔鸟类学实验室,纽约州伊萨卡

红背细尾鹩莺是澳大利亚的一种小型食虫鸟类。雄性和雌性在社会关系上是一夫一妻制的——它们配对在一起并待在家庭群体中。但它们在性方面也很滥交,所以很多后代并非由在巢中抚养它们的雄性所生。

当存在所有这些额外的配对交配时,雄性之间对雌性的竞争非常激烈。这种性竞争可以塑造性信号,如羽毛,因此它可能是物种形成事件的重要驱动因素。人们认为这种性选择在人类进化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我们研究的鸟类中,雄性有两种类型:颜色鲜艳的红黑色雄性和暗淡的棕色雄性。激素调节它们走向哪条道路,而繁殖季前的社交互动似乎调节激素。在地位相对较高的雄性中,睾酮水平会升高,他会发育成为一只鲜艳的雄鸟。但如果他得到负面的社会反馈——比如很少受到雌性的关注或来自其他雄性的攻击——他的睾酮水平会下降,他会发育成为一只暗淡的雄鸟。红黑色雄性会生育更多的幼崽,变成棕色是困境中的最佳选择。它们不太可能成为繁殖者,因此它们节省了拥有鲜艳繁殖表型的任何成本。但羽毛的变化不是永久性的。它们只是等待一两年,直到它们处于更好的状态,然后作为鲜艳的雄性进行繁殖。

许多早期简单的进化模型没有考虑到表型可塑性的概念,例如这些临时的羽毛变化。我们有兴趣了解这种可塑性的后果是什么。

图书馆编目动物声音多样性:位于纽约州伊萨卡的康奈尔鸟类学实验室的麦考利声音图书馆拥有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大的动物声音收藏。该收藏帮助科学家们了解生命的尖叫声、叫声、嗡嗡声和歌声。

关于 Marissa Fessenden

Marissa 是蒙大拿州博兹曼的一名自由科学记者。她于 2012 年 6 月至 2013 年 6 月在《大众科学》担任编辑实习生。在 Twitter 上关注 @marisfessenden

更多作者 Marissa Fessenden 的文章
大众科学 Magazine Vol 307 Issue 5本文最初以“Fickle Fairies”为标题发表于大众科学 Magazine Vol. 307 No. 5 (), p. 26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112-26a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