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在潮湿的天气可能还可以——但在极端干燥炎热的天气中要避免使用

新的研究与关于热浪期间使用风扇的传统观念相悖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目前的官方指南认为,在极端炎热天气下,风扇不仅无用,反而更糟。但新的研究表明,即使在超高温条件下,只要湿度相对较高,风扇仍然可以帮助人们降温。

目前,美国环境保护署等政府组织在提出建议时,要么以温度为依据,要么以酷热指数为依据,后者综合考虑了温度和湿度,以反映人体感受到的热度。美国环保署的极端高温事件指南警告说,当酷热指数高于 99 华氏度时,不要依赖风扇。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也同样告诫说,“在温度高于 35 摄氏度(95 华氏度)时,风扇可能无法预防与高温相关的疾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经历干燥炎热的参与者确实发现,随着风扇的使用,他们的心率、体温和脱水风险都有所增加。但当环境潮湿时,即使湿度使酷热指数更高,风扇也能提供缓解。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 订阅来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该研究的合著者奥利·杰伊说:“我们被引导相信[空调]是我们应对高温的唯一方法。”这项研究于周一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上。 这可能会造成问题:“并非所有人都能用上空调,因为它很贵,”杰伊说。“这对环境也不是特别好。”此外,他补充说,一些城市在极端高温事件期间难以供应足够的电力来支持空调的使用。

杰伊和他的同事招募了 12 名志愿者,让他们在有风扇和没有风扇的情况下,坐着体验两个小时的高温模拟环境。其中一组条件类似于 2018 年袭击洛杉矶和印度艾哈迈达巴德的干燥热浪。另一组试验模拟了 1995 年芝加哥和 2017 年上海的热浪,温度略低,但湿度很高。每种情景都高于世卫组织和环保署关于风扇使用的上限。研究人员跟踪了温度、心率、血压、不适感和脱水风险(出汗率)。

在干燥条件下,酷热指数为 46 摄氏度(114.8 华氏度),温度为 47 摄氏度(116.6 华氏度)时,几乎所有热应激指标在使用风扇时都会恶化。但在潮湿条件下,尽管酷热指数高达 56 摄氏度(132.8 华氏度),温度为 40 摄氏度(104 华氏度),风扇的使用改善了舒适度,甚至平均略微降低了心率和体温。然而,在两种情况下,风扇的使用都增加了脱水风险。

杰伊说,风扇有助于汗液蒸发,但当空气干燥时,这种情况无论如何都会发生。因此,在非常炎热、干燥的条件下,风扇只会用热空气轰击人们。然而,结果表明,如果湿度较高(在美国大部分地区的热浪期间通常如此),并且如果一个人年轻且健康,那么目前的建议可能过于保守:本研究的所有参与者都是没有不利条件的年轻男性。

老年人或任何出汗能力下降的人,可能会遭受双重痛苦:杰伊参与的先前一项研究表明,即使在较高湿度下,风扇对老年人也有害。但这项新研究强调,风扇的总体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条件。

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工作才能得出更详细的结论。“它显示了原理,但不幸的是,它在不同气候的数量上不够广泛,无法准确地告诉你它何时从有益变为无益,”英国拉夫堡大学的生理学家乔治·哈维尼斯说,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但他曾指导杰伊在 2002 年获得博士学位。研究人员将需要研究弱势群体,以及更长时间的暴露——热浪通常持续超过两个小时——尽管杰伊预计,实际上效果只会更加显著。

杰伊指出,风扇不如空调有效——但如果政府机构最终修改他们的建议,这些设备可以减轻各地热浪受害者的负担,特别是那些无法使用空调的人:“这真的剥夺了人们一种廉价、节能且易于获得的有效降温策略。”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