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母亲告诉你和别人说话时要看着他们的眼睛是有原因的:眼神交流传达重要的社交暗示。然而,当有人注视你的目光超过几秒钟时,这种体验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意味。新的研究阐明了影响我们喜欢或厌恶长时间目光对视的因素。
研究人员长期以来都知道,眼神交流是一种重要的社交信号。我们对其重要性的认知甚至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一项研究发现,五天大的婴儿更喜欢看直接进行眼神交流的面孔,而不是目光移开的面孔。“眼神交流在社交互动中提供了一些最强烈的信息,”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瓦克分校的社会心理学家詹姆斯·沃思解释说,因为它传达了关于情绪和意图的细节。(缺乏眼神交流是婴儿和幼儿自闭症的早期迹象之一。)眼神交流的力量非常强大,根据沃思共同撰写的一项 2010 年的研究,如果有人甚至在短时间内避开你的目光,你可能会感到被排斥。
但是,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对长时间眼神交流的感受?最近的一项研究探讨了这个问题。在 2015 年 5 月的视觉科学学会会议上展示的研究中,伦敦大学学院的心理学家艾伦·约翰斯顿和他的同事收集了 400 多名志愿者关于他们性格的信息。然后,受试者在观看演员的视频片段时,表明了他们的舒适程度,这些演员似乎直接注视着他们,时长不等。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产出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报道。
约翰斯顿和他的同事发现,平均而言,受试者喜欢演员与他们进行 3.2 秒的眼神交流,但如果受试者觉得演员看起来值得信赖而不是具有威胁性,他们可以接受更长的时间。“目光传达了你是一个被关注的对象,而关注与意图相关,”约翰斯顿解释说——因此,如果有人看起来具有威胁性并注视着你,那可能表明该人怀有恶意。这个想法可能有助于解释 2013 年发表的一项有争议的研究的发现,该研究报告称,当人们受到不与他们进行眼神交流的人挑战时,他们更有可能改变对政治问题的看法。如果挑战者进行了眼神交流,他们可能会显得更具威胁性且更不值得信任。
我们对长时间眼神交流的反应可能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有关。约翰斯顿和他的同事发现,受试者认为自己越合作和热情,他们就越喜欢眼神交流持续更长时间。约翰斯顿推测,一个人在社交上感觉越舒适,他就越可能“享受目光对视的亲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