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语言学家发现表达疼痛的通用语言

从“ouch”到“aïe”再到“yakayi”,世界各地的语言都使用发音相似的词语来表达疼痛,暗示着它们可能拥有共同的起源

A woman holding her cheek in pain, against a yellow background

Hiraman/Getty Images

如果你突然被门框绊到脚趾,你会说什么?根据疼痛的程度,你可能会因疼痛而惊叫,说出一连串的脏话——或者发出一个非常具体的感叹词,比如“ouch”或“ow”。

许多语言都有一个表达疼痛的感叹词。在普通话中,是哎哟;在法语中,是 aïe;在几种澳大利亚语言中,是 yakayi。所有这些词语都具有听起来非常相似的声音元素——根据最近发表在《美国声学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这并非巧合。研究人员发现,表达疼痛的感叹词往往包含元音“啊”(在国际音标中写为 [a])以及包含它的字母组合,如“ow”和“ai”。这些模式可能指向人类语言的起源本身。

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卡塔日娜·皮桑斯基说:“在每个国家,你都会看到 [a] 在表达疼痛的感叹词中过度呈现。”她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CNRS) 研究声音交流。“这是一个非常强烈、可靠的效果。”皮桑斯基和她的同事还发现,[a] 在非语言的、通常是无意识的疼痛哭喊(称为发声)中也占主导地位,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发出这种声音。这种共性表明,像“ouch”这样的词语可能是由人类进化出的更原始的疼痛声音塑造而成的——可能早在语言或言语首次发展之前。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玛雅·蓬索内特在研究澳大利亚语言时,首先注意到 yakayi 和法语 aïe 之间的相似之处。蓬索内特是一位也在 CNRS 工作的语言学家,她说:“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幼稚的观察。你不应该仅仅从对两种语言的观察中得出任何推论。”因此,她和她的同事们搜遍了 131 种世界语言的词典和数据库,寻找表达疼痛和另外两种基本情绪(厌恶和喜悦)的感叹词。样本包括来自亚洲、澳大利亚、拉丁美洲、非洲和欧洲的数十个语系。

研究人员发现,不同语言中表达疼痛的感叹词具有惊人的统计相似性。事实上,不同语言中的这些感叹词彼此之间的相似程度,超过了它们与同一种语言中的其他词语的相似程度。这种效应——对于表达喜悦或厌恶的感叹词并不成立——是由一类特定的元音驱动的:类似 [a] 的元音,它们经常与其他字母结合,形成诸如 “ai” 和 “ow” 之类的声音。

荷兰拉德堡德大学的语言学家马克·丁emanse说:“一个假设……在如此大的范围内进行测试并如此清晰地得出结论,这种情况并不经常发生。”丁emanse 也研究感叹词。

这种模式表明,我们人类用于表达疼痛的词语并不像许多其他词语那样随意。相反,它们可能是由某些共同因素塑造的。这些相似之处是否可能来自原始的、非语言的声音,当我们受伤时,这些声音似乎会自动从我们身上发出?关于这个想法的研究很少,因此蓬索内特与研究哺乳动物声音交流演变的皮桑斯基联手进行了另一项实验。研究人员招募了 166 名英语、日语、西班牙语、土耳其语和普通话使用者,让他们发出他们在经历疼痛、厌恶或喜悦时会发出的声音。

这一次,该团队发现,对于每种情绪,发声都包含这五种语言中相似的元音。对于厌恶,最常见的音是 [ə](发音像 “uh”);对于喜悦,是 [i](发音像 “ee”);对于疼痛,是现在熟悉的 [a]。

皮桑斯基说,[a] 在原始发声和表达疼痛的感叹词中都过度呈现,这一事实表明这两种类型的发声可能有关联。诸如 “ouch” 和 yakayi 之类的词语可能受到了人类进化出的无意识声音的影响,这些声音是为了向彼此发出疼痛或痛苦信号而发出的。

对于厌恶和喜悦,结果讲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这些情绪的发声在全球范围内可能相似,但它们的感叹词却更加多样化——皮桑斯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这些感觉比疼痛带有更多的文化维度。“我认为,无论你来自哪里,疼痛就是疼痛,”她说。“这是一种生物体验。”

我们共同的生物学影响着语言的许多方面。研究人员不断发现象征主义或声音象似性的例子,其中词语的内在性质与其含义有一定的联系。这些例子与数十年的语言学理论背道而驰,后者认为语言从根本上是随意的(例如,这意味着“鸟”这个词的结构或声音中没有任何东西会自然而然地让人想到一只真正的鸟)。

然而,象似性确实在人类语言中随处可见。长期以来被许多语言学家忽视的手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在美国手语中,一个人通过用手指和拇指模仿鸟喙的张合来形成“鸟”这个词。在口语中,“拟声词”指的是直接模仿声音的词,例如“砰”或“啪”。许多种类的鸟,如布谷鸟和山雀,都被赋予了与其叫声相呼应的名字。

但是,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这些联系可能非常抽象,以至于除非研究人员揭示出来,否则它们几乎是不可见的。例如,存在“布巴-奇奇效应”,因此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更倾向于将无意义的词“布巴”与圆形联系起来,而将“奇奇”与尖锐的形状联系起来。

德国莱布尼茨普通语言学中心的语言学家亚历山德拉·奇维克说:“这就是声音象似性和象征主义的美妙之处——因为不知何故,我们都对此有一种感觉。”“看到人们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共识,这真是太神奇了。”在另一篇也发表在《美国声学学会杂志》上的论文中,奇维克和她的同事表明,人们将颤音“R”与粗糙联系起来,将“L”与平滑联系起来。

丁emanse 在 2013 年发现了会话中的“Huh?”以及其他语言中类似的词语可能是通用的。他说:“发现不相关的语言以相似的方式做事,这使我们认识到我们共同的人性。”“无论语言差异有多大——这也令人着迷——它们也将我们团结在一起。”

艾莉森·帕肖尔 是《大众科学》的副新闻编辑,经常报道生物学、健康、技术和物理学方面的新闻。她编辑该杂志的“投稿人”专栏和每周在线科学测验。作为一名多媒体记者,帕肖尔为《大众科学》的播客《Science Quickly》撰稿。她的作品包括一个关于音乐制作人工智能的三部分迷你剧。她的作品也曾出现在《Quanta Magazine》和 Inverse 上。帕肖尔毕业于纽约大学亚瑟·L·卡特新闻学院,获得科学、健康和环境报道硕士学位。她拥有乔治城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在 X(前身为 Twitter)上关注帕肖尔 @parshallison

更多作者:艾莉森·帕肖尔
大众科学杂志 第 332 卷 第 2 期本文最初以“疼痛的表达可能具有共同的起源”为标题发表于 大众科学杂志 第 332 卷 第 2 期(),第 16 页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22025-1o5nY7R2dLoVZKlpKL4RDt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