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鹦鹉有模仿能力?

莱斯利大学生物学助理教授迈克尔·辛德林格回答了关于我们这些长着羽毛的朋友的这个问题。

鹦鹉的鸣叫能力并非都一样,许多物种的模仿原因可能也不同。例如,人们知道野生非洲灰鹦鹉会模仿其他鸟类物种。我自己对从墨西哥到圭亚那再到秘鲁的亚马逊鹦鹉的观察只发现它们模仿自己物种(以及当地方言)的声音。当鹦鹉被作为宠物饲养时,它们会从它们收养的人类社交伙伴那里学习它们的鸣叫声。它们作为宠物的吸引力之一在于它们能够唱出比小型鸟类更低的音调,从而更好地再现人类的声音。然而,在野外,它们的叫声可能比任何人类导师的声音的音调高得多,节奏快得多。遗憾的是,我们对宠物鹦鹉的渴望导致许多物种在其野生栖息地的数量下降。

但是,为什么鹦鹉和其他鸟类依赖学习来进行发声发展,而不是像许多其他鸟类和动物那样,每个叫声都在发育过程中硬编码?学习的一些好处可能包括发展出特定语境的叫声。模仿性的发声学习也是神经功能可靠的社会展示——需要良好的听力、记忆力和声音产生的肌肉控制——这可能是潜在的配偶或盟友考虑的因素。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发声模仿的一个后果是可能会出现地方方言。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区域性的叫声可能有助于来自相似地区的雄性和雌性找到彼此——或者可能避免彼此。一些鸟类物种中的鸣叫学习可以让领地邻居彼此了解,并有助于区分漂流者和当地领地持有者。在一个实验性的人工饲养的虎皮鹦鹉(来自澳大利亚的小型鹦鹉,通常被称为长尾鹦鹉)种群中,联系叫声趋于一致,似乎是在采用一种氏族标签。一项研究报告称,虎皮鹦鹉似乎使用叫声的相似性来判断配偶。

对野生鹦鹉种群的地理方言进行回放研究表明,鸟类对其当地的语言反应更强烈。也许这是这些鹦鹉模仿的最佳理由:通过发出听者已经有记忆(或“神经模板”)的声音,更好地引起潜在听者的注意。听者中预先存在的感知模板使得另一个鹦鹉对他或她的模仿在嘈杂的环境中更容易被感知。模仿甚至可能针对特定的预期接收者。

然而,鹦鹉并不是唯一通过模仿学习的鸟类。印度八哥也以其模仿能力而闻名,在美国,北美反舌鸟会重复演唱从蓝松鸦、知更鸟、红雀和其他鸟类那里借用的叫声片段。这些发声用于春天展示,启发了它们的通用名称和它们的学名:Mimus polyglottus

对鹦鹉和其他具有发声模仿能力的动物的比较研究将帮助我们了解进化如何塑造复杂社会交流的神经机制。可悲的是,栖息地丧失和为宠物贸易而进行的捕获已将许多鹦鹉物种推向灭绝的边缘。鹦鹉强大的学习能力(以及它产生的方言变异)突显了需要将濒危物种作为整体种群来拯救,并保持其历史上信息丰富的发声传统完好无损。

更多探索

 

  • I. M. Pepperberg. 1994.灰鹦鹉(Psittacus erithacus)的发声学习:社会互动、参考和环境的影响。《鸟类学杂志》,111(2):300-313

  • Martella, M.B. & Bucher, E.H. (1990)。僧鹦鹉的发声。《鸟类行为》,8:101-110。

  • Wanker R, Sugama Y, Prinage S. 2005。眼镜鹦鹉(Forpus conspicillatus)中家庭成员的声音标签。《动物行为》,70:111-118

  • Vallet E, Kreutzer M 1995。雌性金丝雀对特殊的歌曲短语有性反应。《动物行为》,49 (6): 1603-1610

  • Wright, T. F. 1996。鹦鹉联系叫声中的区域方言。《伦敦皇家学会学报B系列》,263:867?872

  • Bradbury JW, Cortopassi KA, Clemmons JR. 2001年10月。橙额长尾鹦鹉联系叫声的地理变异。《鸟类学杂志》,118 (4): 958-972

  • P. M. Kleeman And J. D. Gilardi 2005。圣卢西亚鹦鹉飞行发声的地理变异。《秃鹰》,107:62?68

  • Beecher, M. D., Campbell, S. E., Burt, J. M., Hill, C. E. & Nordby, J. C. 2000。邻近的歌雀之间的歌曲类型匹配。《动物行为》,59, 21?27

  • Cruickshank A. J., J-P. Gautier, and C. Chappuis. 1993。野生非洲灰鹦鹉Psittacus erithacus的声音模仿。《朱鹭》,135:293-299

  • Hile, A. G. & Striedter, G. F. 2000。雌性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ates)群体内的叫声趋同。《行为学》,106, 1105-1114

  • M. L. Moravec, G. F. Striedter & N. T. Burley. 2006。基于虎皮鹦鹉联系叫声相似性的配对分类,《行为学》,112:11 pp1108-1116

  • Vehrencamp SL, Ritter AF, Keever M, Bradbury JW. 2003。对橙额锥尾鹦鹉(Aratinga canicularis)当地和远距离联系叫声的回放反应。《行为学》,109(1):37-54

  • Alan B. Bond & Judy Diamond. 2004。啄羊鹦鹉(Nestor notabilis)联系叫声的地理和个体发育变异。《行为》,142, 1-20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