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 vs. 氢燃料汽车:中国成为汽车巨头的战场

作者:Samuel Shen 和 Norihiko Shirouzu 广州/北京 (路透社) - 德国汽车巨头大众汽车集团、宝马和戴姆勒认为中国的未来是电动化的——这得益于慷慨的政府补贴——但这种押注使它们与一些亚洲竞争对手处于对立状态。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作者:Samuel Shen 和 Norihiko Shirouzu

广州/北京 (路透社) - 德国汽车巨头大众汽车集团、宝马和戴姆勒认为中国的未来是电动化的——这得益于慷慨的政府补贴——但这种押注使它们与一些亚洲竞争对手处于对立状态。

当欧洲汽车制造商本周在广州车展上大力宣传纯电动汽车时,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正在东京和洛杉矶的车展上推出氢燃料电池汽车。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这两家日本汽车巨头计划在 2015 年开始销售氢燃料汽车,认为电动技术只适合为小型城市汽车提供动力。

在押注电动汽车方面,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中最雄心勃勃的公司之一是大众汽车。

在广州车展开幕前夕,大众汽车表示,包括大众和奥迪在内的旗下品牌计划到 2018 年共推出超过 15 款准电动插电式汽车,其中许多将在本地生产。

“我们预测该领域销量巨大,”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海兹曼本周对记者表示。

宝马及其中国本土合作伙伴华晨汽车在广州发布了一款联合开发的纯电动汽车。这两家公司计划明年开始以新成立的中国专属品牌 Zinoro(之诺)名义租赁该车。

戴姆勒表示,它也将在明年以新的中国专属品牌腾势 (Denza) 名义推出纯电动汽车,这家德国公司与中国电池和汽车生产商比亚迪公司共同运营该品牌。

之所以纷纷涌入纯电动汽车领域,是因为北京正在加大力度实施一项计划,到 2020 年将在道路上投放 500 万辆新能源汽车——定义为纯电动汽车和高度电气化的“准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中国今年扩大了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将燃料电池汽车也包括在内。

这两种概念使该行业两极分化。

燃料电池汽车的续航里程是纯电动汽车的五倍,但价格也更高昂。

但与可以从家中以及充电站充电的电动汽车不同,燃料电池汽车必须在加氢站停靠。加氢站的建设成本很高,每个约 600 万美元。

呼吁灵活性

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中国过于关注纯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汽车。

上海咨询公司 Automotive Foresight 负责人张豫表示:“丰田认为,该行业不太可能很快在纯电动汽车方面取得突破,使其成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与中国不同,一些国家采取了更灵活的方式,而不是过早地将道路设定在一种解决方案上。”

丰田尤其认为,纯电动汽车技术仅足以驱动小型城市汽车——动力不足以驱动大型汽车。

在本周的东京车展上,丰田发布了一款燃料电池概念轿车,配备两个氢气罐,续航里程为 500 公里(310 英里)。该公司表示,该车将于 2015 年上市销售,售价为 500 万至 1000 万日元(5 万至 10 万美元)。

本田还在本周的洛杉矶车展上发布了一款五座氢燃料电池汽车。该公司美国业务首席执行官岩村哲夫 (Tetsuo Iwamura) 自己也承认,由于基础设施薄弱,预计销量增长缓慢。

在中国拥挤而繁华的城市中,电动汽车充电站或加氢站很少见。大众汽车表示,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并认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是解决方案。

插电式汽车配备小型汽油发动机,可在电力耗尽时为汽车提供动力。

日产汽车计划从 2017 年开始在日本和北美销售燃料电池汽车,但与大众汽车一样,认为电动技术是中国未来的方向,日产汽车与当地合作伙伴的中国合资企业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高级主管任勇表示。

日产计划最早于明年开始以启辰品牌在中国销售一款本地开发的电动汽车。

(杰里米·劳伦斯编辑)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