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家用“直升机式育雏”拯救了秃鹰

美国最大的针对曾经濒危物种的圈养繁殖项目之一,帮助该物种在加利福尼亚州恢复了数量。

Biologist feeds a seven-day-old bald eagle chick with a hand puppet.

2006年,生物学家用手偶喂养一只七天大的秃鹰幼雏,之后这只幼鸟被寄养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卡塔利娜岛的巢穴中。 这项工作是当时由野生动物研究所领导的秃鹰恢复计划的一部分。

彼得·夏普

彼得·夏普悬挂在直升机下方100英尺处,胸前系着安全带。这位研究生态学家手中紧紧抓住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光滑的椭圆形物体,这些物体是用树脂雕刻而成,模仿秃鹰白垩色的蛋。直升机驾驶员将飞机盘旋在悬崖高处一个宽阔的秃鹰巢穴上方——夏普爬了进去。在树枝和筑巢材料中,他发现了两个蛋,蛋壳很可能被孵卵亲鸟的重量压碎。 瞬间,夏普用树脂假蛋换掉了真蛋,然后向飞行员示意他准备好了。

1989年至2009年间,在圣卡塔利娜岛和圣克鲁斯岛(圣巴巴拉海岸附近的八个海峡群岛中的两个)上,这样的场景每年上演多达四次。夏普会将蛋运到旧金山动物园进行孵化,并在几周后将孵化出的幼鸟送回,让筑巢的亲鸟抚养。生物学家还会徒步前往巢穴检查蛋,并在必要时收集它们进行异地孵化。

这些换蛋任务听起来可能很极端——但在当时,对于美国的国鸟来说,情况确实如此。到1963年,美国本土48个州秃鹰的筑巢对数骤降至417对的低点。当加利福尼亚州的项目于1989年开始时,全国的数量已经攀升至2,680对,但美国的种群仍然非常脆弱。在海峡群岛上,强效杀虫剂滴滴涕(二氯二苯三氯乙烷)的影响——该杀虫剂在20世纪中期在美国农业中被广泛使用——已经帮助消灭了35对秃鹰种群,到1950年代中期已完全灭绝。滴滴涕使一些蛋壳变薄,很容易被压碎,并且这种杀虫剂使另一些蛋脱水:它在成熟过程中扩大了蛋壳上的孔隙,使里面的液体蒸发。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能够继续存在下去。


今天,有60只秃鹰生活在海峡群岛上。根据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FWS)最近发布的2020年调查,全国各地有超过316,000只秃鹰繁衍生息。夏普帮助进行的圈养繁殖工作,以及自然种群增长——这要归功于包括滴滴涕禁令在内的联邦保护措施——尚未将秃鹰的数量恢复到农药广泛使用之前的水平。但是,秃鹰以及其他受滴滴涕影响的猛禽物种(如游隼和鹗)的种群正在反弹。

秃鹰的进展归功于许多公共和私人为区域和国家层面保护该物种所做的努力。圈养繁殖计划和其他保护工作也使今天的生物学家能够更准确地了解秃鹰数量的波动、这些鸟类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最好地保护它们。

秃鹰的成功是几十年努力的结果。1972年,联邦政府禁止使用滴滴涕,这对于秃鹰和其他猛禽的前景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一年后,国会通过了《濒危物种法》,该法案保护了秃鹰。

FWS国家猛禽协调员布莱恩·米尔萨普说:“如果您在1972年调查鸟类学家,并询问他们,‘您最关心哪些鸟类群体?’,您会发现猛禽会名列前茅。”“在1970年代至今的几十年里,由于滴滴涕的禁用,猛禽作为一个群体,它们的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但是,这些历史性的措施只是秃鹰成功故事的一部分。对于加利福尼亚州的鸟类来说,一个至关重要但经常被忽视的时刻发生在1986年,当时人们认为它们可能具有独特的基因。为了拯救该州标志性的猛禽,保护组织和政府机构组成了一个联盟,启动了该国最大的秃鹰圈养繁殖和再引入计划之一。

首先,野生动物生物学家和鸟类学家从华盛顿州和阿拉斯加州以及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巢穴中取走幼鹰,以重新populate海峡群岛。生物学家从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取走了另一些幼鹰,送到旧金山动物园的栖息地,该动物园已经运营着一个谷仓猫头鹰和游隼的圈养繁殖计划。到1990年代中期,该动物园的鸟类保护中心饲养了八对繁殖秃鹰。它们的后代被重新引入到海峡群岛和比格苏尔地区的野外,以帮助加利福尼亚州的野生秃鹰种群恢复。

一旦海峡群岛上的夫妇开始再次配对,夏普就开始了换蛋任务。滴滴涕及其分解成的一种化学物质——二氯二苯二氯乙烯(DDE)——持续存在于海洋环境中,并在食物链向上移动时在动物体内积聚,此前制造商将工业废物排放到加利福尼亚海岸附近。(研究人员也刚刚宣布了新的证据,表明一桶又一桶的滴滴涕被倾倒在圣卡塔利娜岛海岸附近的海洋中。)蛋经常在旧金山动物园孵化失败,可能是因为它们不健康,或者是在产卵后不久就被移动了。在这种情况下,夏普和他的同事会将幼鸟从动物园圈养的秃鹰转移到野生巢穴中。

在滴滴涕禁令之后,等待种群自然恢复——在数量增加到足以让秃鹰探索无人认领的领地之后,这是一种可能性——可能需要一个世纪或更长时间。因此,圈养繁殖和再引入工作成功地启动了加利福尼亚州的恢复工作,在野生动物研究所(IWS)工作的夏普说,IWS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研究非营利组织,它与其他团体协调恢复工作。

2005年,IWS开始自行孵化秃鹰蛋,以便减少蛋和幼鹰的运输,与旧金山动物园的合作也宣告结束。仅仅一年后,海峡群岛上的秃鹰迎来了最重要的转折点:第一枚蛋在野外孵化,这是夏普一直不确定他是否能在有生之年看到的事情。

为了确定全国范围内的秃鹰种群是否正在恢复,FWS统计了美国各州生物学家的巢穴数量。到2007年,数量已经上升到该机构将鸟类从《濒危物种法》名单中移除的程度。两年后——作为《濒危物种法》规定的除名后监测要求的一部分——FWS承诺使用空中调查更新全国的秃鹰数量,这项任务现在每六年完成一次。

在其最近一次于2018年至2019年进行的秃鹰调查中,FWS野生动物生物学家与康奈尔大学鸟类学实验室合作,为空中计数添加了另一组数据。当时都在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奥林·罗宾逊和埃丽卡·斯图伯分析了鸟类观察者提交给eBird(一个野生鸟类物种在线数据库)的数十万份鸟类清单。FWS科学家在复杂的种群模型中使用了这两组数据。结果是,与之前在2009年进行的空中调查相比,秃鹰数量的估计值更高、更准确:是之前空中调查中发现的数量的四倍。

斯图伯说:“我们正在寻找方法,看看如何利用[eBird]作为一种资源,帮助我们为这些物种做出保护和管理决策。”康奈尔大学和FWS之间的合作可能很快就会描绘出全国猛禽种群的更详细的图景。双方目前正在讨论一个评估金雕数量的项目。

研究人员现在已经给海峡群岛90%的秃鹰戴上了脚环,以继续评估那里的种群数量。生态系统是否会完全恢复到滴滴涕使用前的状态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夏普说,自2006年第一只幼雏诞生以来,已有150多只幼鹰在岛上的野生巢穴中孵化出来。而且消息越来越好:鹰对在2019年在那里抚养了22只幼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米尔萨普说,如果海峡群岛和美国其他地区的秃鹰数量激增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那就是我们可以减缓甚至逆转种群数量的下降,并帮助物种恢复。“一旦我们确定了威胁,如果我们能够直接和正面地应对威胁,”他补充说,“我们确实有潜力拯救一个原本显然会灭绝的物种。”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