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导致地球倾斜

冰川融化和降雨模式的改变正在导致南北极漂移

北极正在移动。虽然它在一个世纪内可以漂移多达 10 米,有时会回到接近其原点的位置,但最近它急剧转向东方。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但科学家们正在争论冰川融化或降雨模式的变化对极地漂移的影响有多大。

地理极点,即地球自转轴的南北两端,会由于太阳和月球引力的微小变化,以及地球内核和地幔中的运动而随着时间推移发生摆动。地球表面的变化也会改变极点。随着冰雪和降雨分布的变化,它们每个季节都会摆动,并且也会在较长时间内摆动。例如,大约 10,000 年前,地球从严寒中苏醒,位于现在加拿大上方的巨大冰原融化了。随着冰的质量减少,地壳回弹,地球质量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北极开始向西漂移。从 1899 年开始的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模式。但是,最近北极路径上的曲折(以及南极的相反运动)表明,新的变化正在发生。

大约在 2000 年,极点向东部转向;它停止向加拿大哈德逊湾漂移,开始沿着格林威治子午线向伦敦方向漂移。2013 年,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地球物理学家陈建利 (Jianli Chen) 是第一个将这种突然变化归因于格陵兰冰盖加速融化的人。结果让他的团队感到震惊。“如果你正在失去足够的质量来改变地球的方向,那将是一个很大的质量,”陈的同事、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约翰·里斯说。该团队发现,最近加速的冰损失和相关的海平面上升占了最新极地漂移的 90% 以上。当然,这包括世界各地损失的冰,但“格陵兰岛是质量损失的主要部分,”里斯说。“这就是导致极点改变其性质的原因。”


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影响力故事的未来。


来源: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加州理工学院

如此戏剧性的转变可能如此简单吗?在今天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两位地球物理学家苏伦德拉·阿迪卡里和埃里克·伊文斯认为,可能还有另一种机制在起作用:大陆内含水量的变化。与陈的团队一样,阿迪卡里和伊文斯将美国宇航局的重力恢复和气候实验 (GRACE) 卫星收集的数据(该卫星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与全球定位系统 (GPS) 对南北极的测量数据进行了比较。但是,阿迪卡里和伊文斯有几年的额外数据。他们还将 GRACE 数据集中与陆地水储量更直接相关的小规模特征纳入考虑。

尽管极点移动的主要原因仍然是格陵兰岛,但最近席卷欧亚大陆的干旱也在推动极点向东移动,伊文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大陆上的降雨量减少,它就会开始减少一些质量。阿迪卡里和伊文斯认为,这种突然的转变可能是科学家一直无法解释的一系列十年漂移变化中最新的。10 年前非常茂盛的欧亚大陆并不是唯一遭受干旱的大陆。“我们认为这种变化一直在发生,”伊文斯说。“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它表征了自 1899 年以来整个地球自转时间序列。”

数据没有表明最近的气候变化是否是人为造成的,但陈个人认为,极点的剧烈变化肯定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与此同时,伊文斯认为,他将在大约六个月内能够从数据中梳理出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鉴于极地运动和气候变率似乎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科学家可以查看极地运动的历史记录(这些记录可以追溯到远早于 GPS 和 GRACE 卫星出现之前),并观察地球气候的变化。如果这些变化不如我们今天看到的变化那么剧烈,伊文斯说,那么科学家就可以说全球变暖对地球的两极有控制性影响。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