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部旱地农民在缺水条件下创造奇迹

一代极其高效的农民越来越认为灌溉是不可行的选择,同时正在考虑从耗水严重的棉花和小麦转向雨养高粱和谷物

西雅图——在喀斯喀特山脉漫长的雨影区,那里的旱地小麦农民已经勉强维持了一个多世纪的生活,气候变化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对于在华盛顿州中南部两个县种植 20,000 英亩小麦的农民迈克·尼科尔斯来说,雨量计始终是他心中的一个牵挂。

这是必须的:尼科尔斯不进行灌溉,而且由于年降水量不到六英寸,他的小麦作物已经处于旱地农业可能性的边缘。当干旱来临时,或者如果像预期的那样,西部变得更加干燥,他的运营将陷入困境。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过去的八年还算不错,”尼科尔斯说。“但我们正在存一些[现金],因为我们知道在未来我们会经历另一次干旱。”

尽管尼科尔斯对气候变化最终可能对其生计造成的影响仍然持坚忍态度,但他创新的旱地耕作方法使他的作物能够更好地应对低湿度条件。

但是,在西部和中西部,有大量的农民依赖日益减少的含水层和过度使用的河流进行灌溉。如果今天的干旱条件继续下去,新一代种植者可能会加入尼科尔斯的行列,重新回归完全依赖雨水的农业。

为了应对华盛顿州的干旱,尼科尔斯采用两年轮作期,在任何给定时间让一半的土地休耕。部分原因是,尼科尔斯目前平均每英亩产量为 18 蒲式耳。华盛顿州的平均水平(大多数小麦农场都是旱地)接近每英亩 53 蒲式耳。

尼科尔斯和其他像他一样的人继续通过极其高效的耕作方式,利用免耕方法来保持水分和土壤,同时在任何给定时间至少让一半的土地休耕,从而从他们的产量中获得利润。

这种旱地耕作方式代表着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尽管如此,这门科学可能会越来越受到该国其他地区的重视。

在许多地区,灌溉越来越被视为不可行的选择。在华盛顿州,利用枯竭的敖德萨含水层的农民可能不得不转向旱地农业才能生存。除非这些农民获得许可使用哥伦比亚河的水来补充这些含水层,否则预计十年后敖德萨含水层将干涸。

含水层枯竭也正在影响南部大平原和西德克萨斯州。

由于奥加拉拉含水层的水位降低,西德克萨斯州的棉花种植者已经从灌溉转向旱地种植,这可能会使他们的产量至少减半——从每英亩约 600 磅的棉花减少到 300 磅。

爱荷华州艾姆斯美国农业部国家农业与环境实验室主任杰里·哈特菲尔德说,旱地农民节省了灌溉费用,但其他生产成本基本保持不变,即使产量下降。这意味着从灌溉农业转向旱地农业的种植者会遭受经济打击。

但许多农民别无选择。仅在美国西部,就已经有大约 1200 万英亩土地处于这种耕作之下,这个数字在不久的将来还会上升。

部分原因是水资源管理:在得克萨斯州和堪萨斯州东部的奥加拉拉含水层之上,一些地下水位已经下降了很多,以至于抽取水来灌溉作物在经济上已是难以承受的,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国家干旱缓解中心的的气候学家布莱恩·福克斯说。

那里的农民正在转向更适合半干旱环境的传统作物,如高粱和小麦。

但科学家说,部分原因是气候变化。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亚利桑那州一直处于干旱状态。凤凰城周围的农民,年平均降雨量仅为 8 英寸,继续通过用当地巨大水库系统的水淹没他们的田地来生产该国一些产量最高的棉花。亚利桑那州坦佩的气候学家南希·塞洛弗说,气候变化已经侵蚀了山区积雪,而这些积雪需要在该州漫长炎热的夏季补充水库和含水层。

农业专家担心,即使像尼科尔斯这样的旱地种植者也可能完全被挤出小麦作物。

“对于华盛顿州的一些农民来说,可能变得太干燥而无法种植任何东西,”华盛顿州立大学位于华盛顿州林德的旱地研究站主任比尔·席林格说。

正在进行的转变的经济成本可能相当可观。预计农作物保险将承担今年干旱造成的大部分损失,估计高达 120 亿美元。干旱驱动的影响,如更高的食品成本和减少的农业收入,使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了 0.4%,使关键经济指标的增长率从 1.7% 降至 1.3%,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

“无论是人为的还是自然的,我们都知道气候正在变化,”尼科尔斯说。“我们只是在顺其自然。如果变得太干燥,我们可以种植牧草来养牛。那可能没有那么有利可图,但未来我们可能不得不这样做。”

科学记者布鲁斯·多米尼,《福布斯》网站的撰稿人,是《遥远的流浪者:寻找太阳系之外的行星》一书的作者。DailyClimate.org是一家独立的、由基金会资助的新闻机构,报道气候变化。

网上信息:美国经济分析局 2012 年 GDP 修订版:www.bea.gov/scb/pdf/2012/10%20October/1012_gdpecon_anchor.pdf

本文最初发表于The Daily Climate,这是由非营利媒体公司环境健康科学出版的气候变化新闻来源。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