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与抑郁症之间的关联已得到充分证实。现在,3月25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首次揭示了光剥夺对大脑造成的深刻变化。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将大鼠置于黑暗中六周。这些动物不仅表现出抑郁行为,而且在大脑中已知在人类抑郁症期间活动不足的区域也遭受了损害。研究人员观察到产生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血清素(参与情绪、快乐和认知的常见神经递质)的神经元正在死亡的过程中。这种神经元死亡,在某些区域伴随着受损的突触连接,可能是季节性情感障碍的黑暗相关忧郁症的潜在机制。
主要研究者 Gary Aston-Jones,现就职于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推测黑暗引起的效应源于身体生物钟的紊乱。他说:“当昼夜节律系统没有接收到正常的光照时,反过来可能会导致调节情绪的大脑系统发生变化。”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用抗抑郁药治疗大鼠显著改善了脑损伤和抑郁行为。“我们的研究为抗抑郁药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动物系统。许多现有的动物模型依赖于压力。我们的模型是一种无压力产生抑郁症的方法。它可能与季节性情感障碍特别相关,但我们认为它与总体抑郁症相关,”Aston-Jones 说。
编者注:这个故事最初以标题“Down in the Dark”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