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疑云

尤卡坦撞击坑可能发生在恐龙灭绝之前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根据传统的古生物学观点,一颗直径10到14公里的陨石或彗星在6500万年前撞击了今天的尤卡坦半岛,并导致恐龙灭绝。大多数科学家目前认为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可能宽约145公里,是这次白垩纪-第三纪(KT)灭绝事件的“确凿证据”。

普林斯顿大学的微体古生物学家格尔塔·凯勒却不这么认为。她认为,形成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撞击发生在KT灭绝事件之前——更准确地说,早了30万年。她去年首次提出了这一有争议的论断,而争论尚未平息。

凯勒并不否认陨石可能帮助引发了恐龙的灭绝。但她仍然确信,根据她分析过的来自各个希克苏鲁伯地点的沉积物,希克苏鲁伯不是科学家应该关注的陨石坑。她有几条证据:其中一条特别与铱层有关,铱是一种极其稀有的元素,已知在许多陨石中含量丰富,它存在于世界各地KT边界的地点。理论上,只有大规模的撞击才能在全球范围内散布这种元素。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一次大的撞击也会产生另一种类型的层,即通过熔化和汽化硅酸盐岩石,然后凝结成沙粒大小的玻璃球,称为微玻璃陨石。根据撞击陨石的质量,这些微小的玻璃球可以被抛射到离撞击点数百至数千公里的地方。

凯勒发现,原始的希克苏鲁伯微玻璃陨石层位于墨西哥东北部遗址(陨石坑本身从尤卡坦半岛西北端延伸到墨西哥湾)KT铱层下方多达14米处。“迄今为止,没有人发现铱与希克苏鲁伯有关,”凯勒说。

荷兰自由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扬·史密特对凯勒的说法表示怀疑,他指出她关于KT铱和希克苏鲁伯的论点近乎同义反复:“如果你将所有富含铱的喷射物层从希克苏鲁伯撞击中分离出来,那么当然就没有铱与希克苏鲁伯有关。” 无论如何,史密特认为,“你如何以及在哪里隐藏来自希克苏鲁伯这样的大型撞击的铱?”

凯勒假设,形成希克苏鲁伯的物体可能是一种“肮脏的雪球”类型,不含任何铱。有些陨石确实不含铱。另一种可能性可能是,测量可能尚未从正确的岩层中进行。

研究人员还对凯勒提出的希克苏鲁伯和KT之间30万年的年龄差异提出了质疑,这一差异是基于从微玻璃陨石层和KT边界层之间的距离推断出的沉积速率。华盛顿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杰弗里·加里森想知道,分隔这两层的物质是否可能只是被撞击重新悬浮起来并简单地沉回海底的沉积物。

凯勒坚称她已经排除了再悬浮的可能性。她声称,高能量事件(如撞击、海啸或风暴)后沉积的沉积物会产生可识别的层。较重的颗粒先沉淀出来,然后是最细粒的泥浆和粘土。凯勒报告说,在希克苏鲁伯陨石坑中没有出现这种模式。

凯勒计划用即将发表的一篇论文来支持她的论点,该论文认为,留下希克苏鲁伯大小陨石坑以及更小陨石坑的陨石撞击本身不足以引起重大的物种灭绝。她发现,喷射出的物质数量不足以引发火灾或洪水造成的长期气候或地理变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找到源陨石坑,”凯勒在驳斥希克苏鲁伯时说。“大规模灭绝的历史似乎表明,对环境的单一短期冲击几乎可以被所有物种幸存下来。” 传统观点能否在凯勒对古生物学自身的冲击中幸存下来,还有待观察。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