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研究表明,几个世纪以来的育种,为了使我们的犬类伙伴更符合人类的审美,导致它们通过面部表情进行交流的能力不如它们的狼祖先。
一项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具有夸张身体特征的狗狗,例如耷拉的耳朵和巴哥犬及波士顿梗犬的短而扁平的口鼻,在仅用面部表情表达自己方面表现最差。长长的毛发和突出的唇肉(斗牛犬和拳师犬的松弛上唇)也掩盖了狗狗的表情。研究主要作者,英国杜伦大学的犬类行为生态学家埃拉娜·R·霍伯克表示,总的来说,狗狗的面部特征越不像狼,其表达情感的能力就越弱。
为了衡量犬类面部表情揭示动物情绪的能力,霍伯克记录了圈养狼和犬舍救援犬在彼此互动或与人类互动以及对各种刺激做出反应时的细微面部动作;例如,一个没有可见玩具的吱吱声引起了好奇心。通过查看犬类反应的录像,霍伯克识别出九种情绪(例如焦虑、好奇、快乐和惊讶),然后测试了仅根据面部动作数据(不包括吠叫和肢体语言)可以多好地检测到这些情绪。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研究人员发现,面部动作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揭示了家犬的情绪。然而,他们的模型在处理不太像狼的品种时遇到了困难,这几乎占了所有不正确预测。(狼的表情被准确解读的时间为四分之三。)家犬的特征可能会阻止它们用耳朵表达线索,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它们露出牙齿的能力。恐惧最常被误认为其他情绪,尤其是快乐——对于不太熟悉狗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霍伯克说,如果你在接近狗狗时误解了它的面部表情,“你可能会被咬伤。”
伯尔尼大学的犬类研究员安妮卡·布雷姆霍斯特说:“我们尚不完全了解狗狗可能如何以不同于狼的方式使用它们产生的那些表情。”她希望看到对该主题的进一步研究。该研究指出,面部表情受损的狗狗似乎通过使用吠叫等交流线索来弥补以传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