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对不同犬种的行为怪癖有先入为主的观念。金毛寻回犬被认为是爱玩和充满爱意的,而比特犬则可能被视为具有敌意和攻击性。吉娃娃被贴上爱叫和喜怒无常的标签,而斗牛犬则被描述为随和和善于交际。
从大丹犬到西施犬,这些行为刻板印象根深蒂固于许多人看待品种的方式。马萨诸塞大学陈医学院的犬类遗传学家凯瑟琳·莫里尔说,在开始研究犬类行为之前,“我真的坚持认为品种不同是真理。“关于品种的每一本书都告诉你,选择品种是您养狗时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事情。”
但在周四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莫里尔和她的同事表明,狗的品种不能很好地预测行为。他们提出,犬类类型中的大多数行为趋势早于现代育种,现代育种主要改变了外貌。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为了确定品种对行为的影响,莫里尔和她的合著者在达尔文方舟上调查了 18,385 只狗的主人,达尔文方舟是一项社区科学倡议,人们可以在其中报告宠物的行为。对于这个项目,研究人员向主人询问了 100 多个问题,涉及从狗的体型和颜色到其社交能力和生活方式的所有方面。
尽管纯种犬经常在犬展中获得最佳展示,并在基因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这项研究的数据集反映了世界上大多数家犬都是杂种犬的事实。一半接受调查的主人养的是混种犬,这代表了不同品种和潜在行为的复杂组合。
为了将这些犬类混合体与其纯种同类进行基因关联,研究人员还从调查中的 2,155 只狗身上采集了唾液和血液样本。然后,他们对不同狗的 DNA 进行了测序。“基因学使我们能够理清谜题——特别是对于具有多种背景的混种犬——DNA 在性状不同的狗之间差异最大的地方,”莫里尔说。
在通过一系列统计分析运行调查数据和测序 DNA 后,莫里尔和她的合著者确定了 11 个与狗的行为密切相关的基因区域,例如嚎叫频率和与人类的社交能力。但这些行为区域都不是该研究中检查的 78 个品种中的任何一个所特有的。即使是似乎是品种特有的行为特征,例如易训性——狗对命令的反应程度——也被发现在同一品种内的个体动物之间存在显着差异。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品种仅解释了不同狗之间 9% 的行为差异。易训性和其他一些似乎与品种有一定联系的特征,很可能是祖先育种的残余,这些育种主要侧重于服务狩猎或放牧等功能,并且发生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
研究人员未能确定在特定品种的所有狗中发现的单一行为。例如,研究人员发现,尽管大多数拉布拉多寻回犬很少嚎叫,但 8% 的主人报告他们的拉布拉多犬有嚎叫的倾向。类似地,90% 的灵缇犬不会埋藏它们的玩具。但多位主人表示他们的灵缇犬经常埋藏玩具。
狗的性别和年龄被证明是某些特征的更好指标,例如浴室习惯或玩具互动程度,但并非大多数特征都是如此。“人们坚信狗的品种在行为上是不同的,但我认为我们必须接受,有时这些差异并不那么极端,”莫里尔说。
考虑到大多数现代品种在进化舞台上都相对较新,不同品种之间的行为重叠量是有道理的。尽管人类至少在 2000 年前就开始培育狗,但我们熟悉的大多数品种都出现在维多利亚时代,当时培育狗以创造某些审美并坚持纯系血统成为时尚。但考虑到狗是从大约 10,000 年前的史前狼进化而来的,现代品种只是昙花一现。
虽然品种与狗的行为的关系似乎很小,但它对不同狗在文化上应如何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影响。美国的一些司法管辖区制定了特定品种的立法,规范或禁止被认为具有攻击性或危险性的品种,例如比特犬。拥有一只声誉不佳的狗也可能导致更高的保险费率。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犬类科学合作实验室的研究员丽莎·冈特表示,这些行为刻板印象也对动物收容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她自己的研究中,冈特发现,被标记为比特犬类型的狗在收容所的停留时间是标记为其他品种的相似外观狗的三倍以上。对这些品种的负面看法也使它们更有可能成为安乐死的候选者。“仅仅因为您被认为的品种而无法活着离开收容所或必须在那里待更长时间——这是一个艰难的命运,”未参与这项新研究的冈特说。
了解狗并非被编程为以某种方式行事可能有助于改善这些处境艰难的品种的公关。“这肯定为理解您面前的个体及其行为方式提供了理由,”冈特说,“而不是您对该品种可能如何表现的先入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