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
住在城市里会让人患上精神分裂症。
了解更多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这个说法并没有那么绝对,但也差不多了。在一项上周发表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采访了2063名英国双胞胎(有些是同卵双胞胎,有些不是),他们在18岁时谈论了他们自12岁以来经历的“精神病体验”——例如感到偏执、听到声音、担心食物可能被下毒,以及有“不寻常或可怕”的想法。在那些居住在人口最稠密的大城市的人中,34%的人报告了这样的经历;而农村地区的青少年则为24%。
这些双胞胎是一项长期研究的一部分,该研究自1994-95年出生以来就一直跟踪他们,因此研究人员——由伦敦国王学院的海伦·费舍尔和杜克大学的坎迪斯·奥杰斯领导——也了解这些青少年的家庭收入、父母的教育程度、居住地等等。结论:在《精神分裂症公报》上报道,在大城市长大的18岁年轻人出现精神病经历的可能性高出67%。
然后,他们使用标准的统计工具来解释除城市本身之外可能与精神病相关的因素。城市里有更多贫困和未受教育的人,这些是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形式精神病的风险因素,因此他们控制了社会经济地位。家族精神病史会增加个人患精神病的风险,而且由于有一些证据表明精神病患者会搬到有更多治疗设施的城市,因此研究人员也控制了这一点。他们还控制了药物使用,某些形式的药物使用在城市比农村更常见。这些计算将城市青少年患精神病的额外风险降至43%。
真的吗?
这项研究绝非第一个将城市生活与精神病联系起来的研究。2005年,精神科医生写道,城市中精神病患病率较高“是精神分裂症研究中最一致的发现之一”。一项瑞典的研究和一项丹麦的研究甚至发现,一个人在城市居住的时间越长,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就越高——这种“剂量反应”使因果关系更有可能成立。
但这些结果可能反映了除“城市让你疯狂”之外的其他因素。例如,一些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为了接受治疗而从小城镇搬到城市;一些青少年出现精神病早期迹象的家庭也会这样做。这扭曲了数据,从农村地区到城市地区,而后者实际上并没有导致精神疾病。一项2016年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阿米尔·萨里亚斯兰领导的对150万兄弟姐妹进行的研究甚至发现,增加精神分裂症风险的基因变异也使一个人更有可能居住在贫困社区——这种社区在城市比农村更常见。他称这项新研究“可能很有趣”,但表示它“与我们反复看到的那种类型非常相似”:研究人员试图控制混杂变量(社会经济地位、家族精神病史和其他因素),但研究人员从未怀疑的混杂因素,尤其是遗传因素,会导致误导性的结论。
他表示,“存在一些遗传风险因素,可以同时解释为什么某些人更有可能居住在贫困社区并[有]精神病体验”,这是他和同事在2014年的研究中证明的。
哥伦比亚大学的精神病专家杰弗里·利伯曼博士解释说,另一个增加城市精神分裂症发病率的因素是:历史上,移民更多地聚集在城市而不是农村地区。他们历史上也有较高的精神病发病率,部分原因是不会说当地语言或不了解当地习俗会导致压力,从而使脆弱的人陷入精神分裂症。
质疑城市生活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会增加患精神分裂症风险的最大原因来自这项研究本身。在研究人员梳理出城市的特征(例如更大的社会隔离和“社区混乱”(垃圾、破坏、街头犯罪))之后,居住在城市意味着出现精神病体验的风险高出35%——他们的计算表明,这可能是由于随机机会造成的。用科学的术语来说,35%的风险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费舍尔认为,统计学意义“在这里并不是真正关键的事情”,但正如该论文所警告的那样,“不能假设这种观察性研究具有因果关系”。
城市的定义是人口密度和规模。其他属性——社会隔离、破旧的建筑物、街头犯罪——并非永恒的真理。如果城市确实导致某些人患上精神分裂症,而不是吸引那些有风险的人,那么这些变量很可能负有责任。“因此,在城市环境变得更加稳定和社会支持的程度上,”利伯曼说,“它可能会减轻”城市生活带来的精神分裂症风险的任何增加。
结论
在某些时候,某些城市的某些方面可能会使一些脆弱的人陷入精神分裂症,但“城市化”效应除了“城市使人疯狂”之外还有其他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