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我所看到的吗?

色彩感知、数字存档、黑洞与幸福

▪ 多彩的起源

TJ Downey 俄亥俄州新布卢明顿

WERNER、PINNA 和 SPILLMANN 回复:照明的变化确实会影响颜色辨别。部分色盲的人可能会发现这种辨别更困难,原因可能是他或她的视网膜锥细胞(这些细胞负责在白天吸收光线)中的一种停止工作,或者锥细胞中的光感受器色素的吸收重叠比平常更多。当光谱差异在更明亮的照明下或占据更大的视野时,可能更容易检测到。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区分颜色的辨别和外观非常重要(后者是我们文章的主要主题)。如果观察者在较大视野中观察一小块白色区域,随着太阳光照在一天中变化,其波长组成的物理变化是惊人的。如果我们对该色块颜色的所有了解都基于这种观察,我们可能会在早上称其为蓝色,在下午称其为黄色。如果情况如此,通过颜色识别物体将存在相当大的缺陷。由于眼睛和大脑中的机制,大多数人在观察各种光线变化下的各种物体时,可以像彼此一样识别颜色,但当观察场景的孤立部分时,这种能力可能会失效。

▪ 以自我为中心的存档

在“数字生活”中,戈登·贝尔和吉姆·格梅尔描述了贝尔对个人数字化存档其整个存在的可能性的自我实验。作者似乎正在用对体验的细微记录来代替真实的生活。人们感觉贝尔在某个时候将开始记录他对自己的体验记录的回顾,使他陷入一个无休止的循环,只有当他的寄存器溢出时才会终止。

记录体验的活动将个人与体验本身分离开来。而数字记录,就其本质而言,是可以编辑和重组的。那个愚蠢的选择、不经意的言论、走过的路——它们都可以被改变,以至于记录只不过是“个人崇拜”。

在我看来,这种存档与沉思或冥想专注的生活不同,因为这些都以启蒙为目标。贝尔的方法是孤立,我想,这就是所有强迫症所做的。

David Hopp 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

▪ 范围视界

在“黑洞反冲”中,华莱士·塔克、哈维·塔南鲍姆和安德鲁·法比安提到了黑洞的直径,并将其与我们太阳系的大小相关联。我对黑洞的理解是,它们的体积无限小,因此密度接近无穷大。黑洞怎么可能有一个可以与我们太阳系的大小相关的直径呢?

Matthew Briggs 西雅图

TUCKER、TANANBAUM 和 FABIAN 回复:我们的措辞不严谨。我们应该明确指出,我们描述的是所讨论的黑洞的事件视界的直径。

事件视界定义了黑洞周围的“不归路点”:除非物质或辐射位于事件视界的半径之外,否则无法逃脱黑洞的引力。这个半径随着黑洞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出现在描述黑洞属性的方程中。像我们描述的那样,一个质量为数十亿太阳的快速旋转黑洞的事件视界的半径大约等于土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 祖先的渴望?

MICHAEL SHERMER 在“(无法获得)满足感”[怀疑论者] 中提到,研究表明,人们宁愿收入较低,甚至别人的收入也较低,而不是收入较高,别人的收入也更高,这并不让我感到惊讶。大多数受试者不会相信,如果其他人的收入都比他们高得多,物价会保持不变。人类通过个人经验,或许还有许多代祖先的经验,了解到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常常是稀缺的。别人的收入较低可能是大多数人获得幸福的先决条件的一部分:活着。

Brett Porter 澳大利亚

SHERMER 回复:当我们以理性的角度思考时,这些研究的发现是违反直觉的,但是使用进化经济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我们与幸福或不幸福相关的愿望往往是相对于其他人拥有的,而不是基于某种绝对衡量标准。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在经济简单和相对平等的微小社群中进化。幸福无法通过财富积累来找到,因为可以积累的东西很少,而且还有重新分配可能积累的东西的社会压力。我们的感官和知觉是为了短期评估、直接比较和相对社会等级而进化的。

勘误 John S. Werner、Baingio Pinna 和 Lothar Spillmann 在“错觉色彩与大脑”第 95 页顶部的插图中包含一个错误。彩色环内的黑色被意外地印在青色和品红色之上,使其在物理上比周围区域的黑色更深。正确的插图出现在对面页。

在 Steven Ashley 的“柴油机变得清洁”第 82 页的方框“火花与压缩”中,错误地指出柴油发动机比汽油发动机更省油,因为柴油燃料具有更高的能量含量。柴油机卓越的效率主要来自其更高的压缩比和无节流的进气,以及其他因素。

David Biello 的“回到未来”[新闻扫描] 将布罗德曼区称为大脑的特定区域。事实上,布罗德曼区指的是大脑皮层的几个区域。

大众科学 Magazine Vol 297 Issue 1这篇文章最初以 “你看到我所看到的吗?” 为标题发表在 大众科学杂志 第 297 卷第 1 期 (), p. 10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707-10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