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中的端粒会缩短吗?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细胞生物学教授和端粒酶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杰瑞·W·谢伊提供了以下解释

图片来源:杰瑞·谢伊惠允
端粒,此处以红色显示,覆盖染色体末端,并在正常细胞的每次连续分裂中逐渐缩短。然而,癌细胞借助端粒酶维持其端粒。

1972年,遗传学家詹姆斯·沃森发现,由于DNA复制的方式,我们的染色体存在一个问题——他称之为“末端复制问题”。每次正常人体细胞分裂时,其端粒——像塑料鞋带头一样保护染色体末端的酶帽——都会逐渐缩短。最终,端粒会缩短到细胞无法再复制的程度。

大多数癌细胞的一个标志是它们可以无限期地分裂。为了做到这一点,它们必须找到一种绕过这些短端粒的方法。事实证明,细胞通过重新激活一种叫做端粒酶的酶来实现这一壮举,端粒酶在染色体末端添加新的端粒,以补偿末端复制问题。端粒酶在人类早期发育过程中表达,但在几乎所有成人组织中都保持沉默。相比之下,人类癌症表达端粒酶,这将其端粒维持在一个稳定且通常非常短的水平。由于这个事实,细胞可以无限期地复制。


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因此,抑制端粒酶可能代表一种新型的抗癌治疗方法。如果我们能够抑制端粒酶,我们或许能够将癌细胞驱动到生长停滞状态。包括我自己的实验室在内的许多实验室目前正在研究这一点,初步结果非常令人鼓舞。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