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有内心世界吗?动物意识需要反思

一份由数十位科学家签署的声明表示,爬行动物、昆虫和软体动物“有可能”存在意识的要素

Bee on white flower with white light in background.

史蒂文·布里森摄影/Getty Images

乌鸦黑猩猩大象:这些以及许多其他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行为方式表明它们可能具有意识。而且这份名单并不止于脊椎动物。研究人员正在扩大他们对意识的研究范围,将其扩展到更广泛的动物,包括章鱼,甚至蜜蜂和苍蝇。

在这些研究的支持下,一个科学家联盟正在呼吁重新思考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研究人员在一份名为《纽约动物意识宣言》的文件中写道,如果“动物存在意识体验的现实可能性”,那么“在影响该动物的决策中忽视这种可能性是不负责任的”。该宣言于今天在纽约市的一次会议上发布,还表示爬行动物、鱼类、昆虫和其他通常不被认为具有内心生活的动物“有可能存在意识体验”,并且鸟类和哺乳动物的意识方面有“强有力的科学支持”。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哲学家、宣言的作者之一乔纳森·伯奇说,随着证据的积累,科学家们“正在认真对待这个话题,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直接将其视为一个疯狂的想法而摒弃”。


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这份文件在今天早些时候约有 40 位签署人,但并未说明关于哪些物种有意识存在明确的答案。“它所说的是,现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即使在与人类截然不同的物种中,也存在某些类型意识体验的现实可能性,”英国布莱顿附近萨塞克斯大学意识科学中心主任、签署人之一阿尼尔·塞斯说。作者希望其他人能够签署该宣言,并且该宣言将刺激更多关于动物意识的研究以及对该领域的更多资助。

模糊的界限

伯奇说,意识的定义很复杂,但该小组关注的是意识的一个方面,称为感觉,通常定义为具有主观体验的能力。对于动物来说,这种体验将包括闻、尝、听或触摸周围的世界,以及感受恐惧、快乐或痛苦——本质上,就是成为那种动物的感觉。但是,主观体验不需要思考自己体验的能力。

非人类动物无法用语言交流它们的内心状态。伯奇说,为了评估这些动物的意识,科学家们通常依赖间接证据,寻找与意识体验相关的某些行为。

一个经典的实验是镜子测试,该测试调查动物在镜子中识别自身的能力。在这个实验中,科学家在动物的身体上贴上贴纸或其他视觉标记,并将动物放在镜子前。一些动物——包括黑猩猩 (Pan troglodytes)、亚洲象 (Elephas maximus) 和清洁鱼 (Labroides dimidiatus) ——表现出对标记的好奇心,甚至试图去除它。这种行为表明可能存在自我意识,这可能是意识的迹象。

在对乌鸦 (Corvus corone) 进行的一项实验中,鸟类被训练在屏幕上看到彩色方块时做出特定的头部姿势,它们以高精度完成了这项任务。当鸟类执行任务时,科学家测量了它们大脑中与高级认知相关的区域的活动。鸟类的大脑活动与鸟类报告的内容相关,而不是与它们实际看到的内容相关。这表明它们意识到自己感知到的内容,这是意识的另一个潜在标志。

无脊椎动物的内心生活?

另一项实验表明,章鱼 (Octopus bocki) 在两个腔室之间选择时,会避开之前在其中接受过疼痛刺激的腔室,而选择接受麻醉剂的腔室。这表明它们体验到疼痛并积极避免疼痛,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存在意识体验。

对果蝇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的研究表明,它们既进行深度睡眠,也进行“主动睡眠”,在“主动睡眠”中,它们的大脑活动与清醒时相同。“这可能类似于我们人类所说的快速眼动睡眠,那时我们做最生动的梦,我们将其解释为有意识的体验,”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昆士兰大学的生物学家布鲁诺·范·斯温德伦说,他研究果蝇的行为,并且也签署了该宣言。

他指出,有些人认为梦是意识的关键组成部分。如果苍蝇和其他无脊椎动物有主动睡眠,“那么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线索,表明它们可能有意识”。

动物的心灵

其他研究人员对现有关于动物意识的证据持怀疑态度。“我认为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没有任何决定性的证据,”日本和光市理化学研究所脑科学中心神经科学家刘克寰说。

刘承认,越来越多的工作表明动物具有复杂的感知行为,但他认为这不一定表明存在意识。例如,在人类中,既有有意识的感知,也有无意识的感知。现在的挑战是开发能够充分区分非人类动物这两种感知的方法。

塞斯回应说,即使在没有明确答案的情况下,该宣言仍然可能对制定与动物伦理和福利相关的政策产生积极影响。

范·斯温德伦认为,现在是时候考虑是否大多数动物都可能有意识了。“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人工智能革命,人们也在对机器提出类似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询问大脑的这种适应性品质是如何在自然界中进化而来的。”

本文经许可转载,最初于 2024 年 4 月 19 日首次发表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