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态学家何塞·瓦尔德斯和他的团队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的一个新的保护地点放生了10,000只蝌蚪以增加种群数量时,他们用网状栅栏包围了该区域,以防止饥饿的蛇、鸟类和哺乳动物进入。但他们没有考虑到更小的捕食者:龙虱。研究人员很快开始目睹这些昆虫的猛烈攻击,三年后只剩下少数青蛙。在最近的两篇论文中,丹麦奥胡斯大学的研究员瓦尔德斯和他的同事记录了龙虱的毁灭性捕食策略以及对保护工作的可能影响。
捕食者通常比它们的猎物更大,当涉及到昆虫时,像两栖动物这样的脊椎动物通常是捕食者。虽然有角色逆转的报道——例如螳螂捕食蜥蜴——但科学家认为这很罕见。然而,瓦尔德斯怀疑昆虫的捕食行为被低估了。“我们的两项研究表明,它们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他说,“特别是对于种群数量较少的濒危物种。”
看到昆虫成群捕猎是不寻常的。但在夜间监测一个池塘时,瓦尔德斯看到大约12只成年龙虱包围了一只蝌蚪并迅速将其撕开。“我很震惊这些甲虫如此凶猛和迅速地捕食了一只大得多的蝌蚪,”他说。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继续有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报道。
研究人员还注意到,某些龙虱将卵产在蛙卵团中,似乎是为了配合孵化时间,以便昆虫幼虫可以捕食新生蝌蚪。甲虫幼虫每小时最多杀死三只蝌蚪,如果附近有另一只,它们经常会丢弃半吃掉的蝌蚪。“这些行为以前都没有被记录下来,”瓦尔德斯说。他的团队在去年12月的Entomological Science和去年8月在线发表的Australian Journal of Zoology中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工作。
由于昆虫体型小,它们的捕食行为很容易被忽视——而且它们经常在难以观察的环境中攻击,例如在夜间或水下。但这种袭击正在从阴影中浮现:最近的研究记录了螳螂经常吃小鸟,以及在日本稻田中,负子蝽捕食乌龟、青蛙和蛇等脊椎动物。
昆虫捕食可能在两栖动物数量下降中发挥着隐藏的作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估计,至少有40%的两栖动物物种受到灭绝威胁;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的生态学家埃里克·诺德伯格说,保护它们的尝试通常侧重于栖息地丧失和入侵物种等环境因素,而无脊椎动物捕食的影响则研究不足。
接下来,瓦尔德斯计划量化龙虱对各种两栖动物的捕食行为。他将分析昆虫的肠道内容物,并使用摄像机捕捉更多这种行为。“我们可能终于开始认识到它们在塑造脊椎动物群落中的作用,”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