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候外交的坏消息持续堆积。过去一年的大量研究表明,即使各国兑现了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协议中做出的承诺,升温仍将超过商定的两度限制。该协议的其他大部分要素(旨在保持势头直到达成正式气候条约)也蒙上阴影。富裕国家计划在未来十年增加1000亿美元新资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排放的计划正在化为泡影。而关于正式条约的外交谈判也在倒退。
外交为何停滞不前?传统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是主要的反派。很少有人会同意签署具有约束力和可核查的减排承诺。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中国、印度、巴西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实际上是努力遏制排放的领导者。但他们所做的大部分事情是不可见的,因为它根植于当地的担忧,例如城市空气污染,而不是对全球变暖的恐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正在为控制其污染增长做出世界上最大的努力。去年标志着中国旨在提高能源效率的五年大规模计划的结束,并且已经制定了未来五年的另一项重大推进计划。中国正在建设比世界其他地区加起来还要多的核电站(零排放)和超超临界燃煤电厂,这些电厂比传统电厂效率更高,因此污染更少。中国因其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大力推进而受到更多关注,但其对先进煤炭和核电的投资将对全球变暖排放产生更大的影响。在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效率已成为口头禅。它甚至影响到中国共产党如何提拔官员。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印度也正处于类似的推进之中。大多数新建的燃煤电厂都比过去使用的旧技术设备效率更高。一项建设商业核电的计划正在积聚力量,部分原因是美国促成了一项协议,允许印度获得西方技术和燃料。印度、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准备更多地依赖天然气,天然气的全球变暖排放量不到煤炭的一半。印度正在开展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太阳能计划之一。
发展中国家在遏制森林砍伐方面也取得了进展,森林砍伐可能占所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七分之一。巴西是地球上最大热带森林的所有者,已 радикально 改善了森林法律的执行——促成了该国二十年来最低的森林砍伐率。印度尼西亚正在制定政策——部分来自挪威和其他富裕国家的外部帮助——以减少其总排放量,主要是通过减缓森林砍伐。
发展中国家这些努力的总和将在未来十年内每年减少数十亿公吨的全球变暖气体排放增长。这使西方国家为遵守《京都议定书》而进行的总减排量相形见绌,《京都议定书》最多减排数亿吨。发展中国家拥有进一步减排的大部分杠杆。它们现在占全球变暖气体排放量的一半——并且还在上升。
发展中国家一直抵制将它们的计划纳入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因为这些倡议中的大多数都根植于国家目标,例如控制当地污染和增加森林的价值,这使得它们对外来承诺和监测感到不安。打破全球变暖的僵局,这将使这些国家在未来更容易做更多的事情,将需要不那么具有侵入性的方法,例如灵活的承诺和同行评审。
当然,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倡议是不够的。所有国家都需要严格的条约,对排放进行深入削减、监测和处罚。但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的轨道正在使建立所需的信誉和信任变得更加困难。富裕国家专注于大胆的目标——例如将升温控制在两度以内或捐赠1000亿美元的财政支持——这与它们真正能够实施的目标无关。这使得发展中国家不确定哪些承诺是真诚的。与各国真正能够兑现的目标相一致的较小规模的倡议将是更明智的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