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6600 万年前的化石表明,海洋生物的大规模灭绝与海洋酸化之间可能存在联系。
美国国家科学院昨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在陨石撞击导致恐龙灭绝后,海洋物种是如何崩溃的。陨石增加了大气中的碳含量,并随着时间推移改变了地球海洋的化学成分。
研究人员研究了有壳海洋动物,即有孔虫,以确定碳含量激增如何加剧了海洋酸化。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刊登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报道。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的消失发生在陨石撞击后 100 至 1000 年间 pH 值下降 0.25 个单位之后。随后酸化加剧。

从 K-Pg 界线分离出的 Heterohelix globulosa 有孔虫,放大八倍。图片来源:Michael J. Henehan
该研究的作者之一,耶鲁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系的高级研究科学家 Ellen Thomas 指出,海洋酸度的增加如何提高了有壳海洋生物灭绝的风险。
“如果我们有更酸性的海洋,那么一方面,生物体制造碳酸钙壳就更加困难,需要更多的能量,”托马斯说。
当盐水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时,pH 值会下降,海洋酸度水平会上升。
NOAA 报告称,工业革命后,海洋中的 pH 值下降了 0.11 个单位。这意味着酸度水平提高了 30%。
NOAA 于 2011 年启动了海洋酸化计划,作为更大努力的一部分,旨在监测、研究和教育公众了解海洋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
该计划资助了墨西哥湾沿岸、珊瑚生态系统和东南地区的多个研究项目。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海洋酸化计划的大学大气研究公司访问科学家 Emily Osborne 解释了该研究的发现如何与 NOAA 对海洋酸化的现代研究相吻合。
“奥斯本说:“模型预测表明,如果一切照旧的情况持续到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 pH 值下降到与该研究中观察到的陨石撞击结果相当的程度。”
海洋酸化是可逆的,但托马斯指出,化学成分的变化在数千年内无法改变。
“托马斯说:“它们在人类不感兴趣的漫长时间尺度上是可逆的。我们说的是在 10,000 到 100,000 年的时间尺度上是可逆的。”
经 E&E News 许可,转载自 Climatewire。《E&E》在www.eenews.net上每日提供重要的能源和环境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