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社交媒体上的虚假信息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在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话题,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它仍然是一个问题,并且在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的宣传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担忧是完全有道理的,因为相信虚假信息的后果可以说正在塑造国家的未来,并极大地影响着我们个人和集体的健康。
一种流行的理论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会相信他们在网上遇到的虚假信息,那就是他们缺乏数字素养技能,这是一个模糊的术语,描述了一个人如何浏览数字空间。有人认为,缺乏数字素养技能的人可能更容易相信——和分享——虚假信息。因此,数字素养较低的人可能在虚假信息的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种说法在直觉上是有道理的。然而,实际上很少有研究调查数字素养与相信虚假信息的倾向之间的联系。对于数字素养与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内容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人们的理解就更少了。作为研究在线虚假信息心理学的研究人员,我们想探索这些潜在的关联。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数字素养”在这个语境中的含义。这个术语有很多不同的用法,严格研究它的第一步是定义它。我们最终确定了两个定义:数字素养是指掌握有效在线查找信息所需的基本数字技能,例如使用互联网回答诸如“马拉维的首都是哪个城市?”或“美国唯一以字母T开头的国家公园是什么?”之类的问题。另一个定义专门关注社交媒体,询问人们是否了解平台如何决定在信息流中显示什么。
有了这些衡量标准,我们调查了1341名美国人,他们在年龄、性别、种族和地理区域方面与全国分布相符;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代表了美国人口。我们首先向他们展示了二十几个关于政治或新冠疫情的新闻标题——其中一半是准确的,一半已被专业的事实核查网站证明是虚假的。然后,我们通过让他们报告他们对各种互联网相关术语的熟悉程度,并回答一个关于Facebook如何决定在他们的信息流中显示什么的问题,来衡量他们的数字素养。我们研究了这些数字素养衡量标准与两种不同结果之间的关联:相信和愿意分享关于这些主题的准确与虚假新闻。
我们的研究发现,数字素养确实是一个人辨别准确信息和虚假信息的能力的良好预测指标。我们的两项数字素养衡量标准都独立地预测了研究参与者将真实新闻评为比虚假新闻更准确的倾向。无论受试者的政治派别如何,也无论新闻标题是关于政治还是新冠疫情,结果都是一样的。
然而,当我们关注数字素养与分享虚假信息给他人(通过社交媒体)的意愿之间的联系时,结果却有所不同。数字素养较高的人与缺乏数字素养的人一样,都可能表示他们会分享虚假文章。与第一个发现一样,数字素养与分享虚假新闻之间的(缺乏)联系不受政治党派或主题是政治还是疫情的影响。
最令人惊讶的是,即使是数字素养高的人也不能幸免于点击“分享”虚假新闻。这听起来很奇怪。如果你有数字素养,并且能够更好地分辨真假新闻,为什么你分享虚假信息的可能性不会降低呢?一个可能的答案来自我们之前关于人们为什么分享虚假信息的工作。我们发现,尽管大多数人并不想传播虚假信息,但社交媒体令人分心:人们滚动速度很快,他们的注意力被社交验证和其他反馈所吸引,例如他们的帖子会获得多少赞。这意味着,当考虑是否分享一个故事时,即使是快速考虑,我们也常常忘记问自己这个故事是真是假。
我们最新的研究进一步补充了之前的发现,表明相信和分享不是一回事。仅仅因为一篇伪装成“新闻”的虚假信息被分享了数百万次,并不一定意味着数百万人相信它是真的;这可能只是因为分享者从未考虑过新闻是否属实。仅仅因为某人如果停下来思考就能更好地区分事实和虚假信息,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会分享更准确的信息。
底线是,令人惊讶的是,数字素养可能不是预测谁在社交媒体上传播虚假信息的关键因素。没有人能够免于传播虚假信息的可能性——因此,在点击“分享”之前,请务必停下来问问自己,你看到的新闻是否准确。
这是一篇观点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达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