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菲律宾评估超级台风海燕造成的破坏时,据一些报道称,该台风导致多达10,000人死亡,人们对这场灾难是否可能是气候变化的体现的猜测正在升温。菲律宾代表团团长耶布·萨诺今天在华沙举行的联合国气候谈判第一天表示,他将停止进食,直到谈判代表取得“有意义的”进展。
但是,这场毁灭性的风暴是否可以与全球气候变化联系起来?《自然》杂志深入探讨了证据。
海燕是有史以来测得的最强风暴吗?
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显然是。海燕的持续风速超过每小时310公里,是有记录以来登陆的最强热带气旋。之前的记录保持者是1969年袭击密西西比州的卡米尔飓风,风速略高于300公里/小时。
这是不到12个月内灾难第三次袭击菲律宾群岛。8月份,台风天兔在吕宋岛造成大规模洪水。2012年12月,台风宝霞造成多达2000人死亡,并在棉兰老岛造成约17亿美元的损失。海燕可能很容易超过这个数字:根据彭博行业一位资深分析师的报告,引用Kinetic Analysis Corp.的数据,台风海燕造成的经济总影响可能达到140亿美元。
如果不是许多菲律宾人听从了风暴警报并及时逃离危险区域,死亡人数可能会更多。
气旋、台风和飓风之间有什么区别?
在变暖的世界中,此类风暴是否越来越严重?它们基本上只是世界不同地区同一种极端天气现象的不同名称。这些风暴在大西洋和东北太平洋被称为“飓风”,在西北太平洋被称为“台风”,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被称为“气旋”。
这是一个价值百万美元的问题,目前还没有科学共识来回答它。风暴从海洋中获得能量,因此,随着热带海洋上层的变暖,它们会变得更强,甚至可能更频繁,这似乎是合乎逻辑的。事实上,热带风暴的潜在强度确实会随着海面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然而,海洋变暖的影响可能会被切变风(在不同高度以不同方向和强度吹的风)强度的明显增加所抵消。切变风往往会阻碍风暴的形成,或者在它们达到极端强度之前将它们撕裂。
总的来说,许多气候研究人员认为,假设热带风暴活动将会增加是合理的。一些证据表明,风暴强度确实有所增加,但仅限于北大西洋,那里的观测数据最为丰富。在其他地方,现有证据尚无定论。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在其上次报告 中谨慎地总结了知识状况如下:
“诸如功率耗散(热带气旋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之和,用于衡量热带气旋的总风能)等气旋指数的时间序列显示,自 1970 年代后期以来,北大西洋呈上升趋势,北太平洋西部呈较弱的上升趋势,但对长期趋势的解释再次受到数据质量问题的限制。”
模型说了什么?
全球气候模型过于粗糙,无法解析相对小规模的大气扰动,例如热带风暴——尽管这些现象在天气地图上非常突出。因此,科学家需要从大气环流的总体模式中推断全球变暖对风暴活动的影响。
例如,剑桥市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飓风研究员凯瑞·伊曼纽尔使用了一种新技术,用于模拟气候模型中的大量热带气旋。当应用于六个最先进的气候模型所描述的历史和未来气候情景时,他的方法预测,在21世纪,除西南太平洋以外的所有热带海洋区域,热带气旋的频率和强度都将增加。伊曼纽尔的研究发表得太晚,未能纳入上次 IPCC 报告。
本文经《自然》杂志许可转载。这篇文章于2013年11月11日首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