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的破坏者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在 1783 年的一篇论文中,英国学者约翰·米歇尔设想了一个贪婪的宇宙怪物:一颗质量大到足以吞噬光线的恒星。他推测可能存在许多这样的庞然大物,只能通过它们的引力效应来探测。两个世纪后的 1967 年,美国物理学家约翰·惠勒给这个想法起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名字:黑洞。仅仅几年后,在 1974 年,英国天体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告诉我们,黑洞并非那么黑:它们会辐射,最终会蒸发。

然而,自从那时以来,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关于这些破坏性宇宙引擎的知识,正如您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迦勒·沙夫撰写的本期封面故事“黑洞的仁慈”中发现的那样——以及我们与法拉、施特劳斯和吉鲁出版社合作的大众科学图书系列最新作品的摘录。从第 34 页开始,这篇专题文章解释了黑洞的吞噬习性如何对它们所处的星系产生令人惊讶的影响。

黑洞活动太少,星系可能会产生过多的年轻恒星,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炸。太多,它就会遭受恒星形成减少的困扰,剥夺其由恒星融合的重元素,如铁、硅和氧,这些元素构成了我们自己的星球。幸运的是,我们的银河系拥有一个质量为太阳四百万倍的超大质量黑洞,它是“恰到好处”的:活动性足以有效地搅动事物以促进恒星形成,但又不会太多以至于消除了我们自身太阳系存在的可能性。事实上,沙夫认为,我们星系中的黑洞与我们能够在这个时间和这个地点生活有很大关系。“没有这样的黑洞,导致你和我的整个事件链都会不同,”他写道。“我们非常感谢它们。”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宣布我们的平板电脑应用程序

自 2010 年 12 月以来,《大众科学》已经推出了 iPad 平板电脑特别版,起源与终结s。现在,我们很高兴为我们的产品系列添加每月大众科学 iPad 平板电脑版,从本期开始。平板电脑版将结合您依赖于我们的深入科学和技术报道——包括专题文章、专栏以及科学家作者和专家记者的评论文章——以及丰富的视频、音频访谈、互动图形、幻灯片等等。此外,该应用程序还将提供由我们的工作人员和博主撰写的每日科学技术新闻更新。

您还可以从 Apple iTunes Store 下载免费的七月刊样本。我们将在未来几个月努力提供其他格式。与往常一样,请告诉我们您的想法。请写信至 editors@sciam.com。——M.D.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