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假日期间的饥饿感

决定何时以及吃什么是复杂的计算,其中包含了来自你的眼睛、你的肠道和你的迷走神经的输入

Young woman preparing gingerbread cookies

以下文章经 The Conversation许可转载,这是一个涵盖最新研究的在线出版物。

节日季来临了,随之而来的是沉浸在节日美食中的机会。“眼见为食”这句谚语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似乎尤其贴切。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然而,饮食行为背后的科学表明,决定吃什么、何时吃以及吃多少的过程,远比身体需要燃料时仅仅消耗卡路里复杂得多。饥饿信号只是人们选择进食的部分原因。作为一名对驱动饮食行为的心理学和生物学感兴趣的科学家,我着迷于大脑的食物体验如何塑造饮食决策。

那么人们如何决定何时进食呢?

眼见为食

与食物相关的视觉线索可以塑造人和动物的进食行为。例如,将食物包装在麦当劳的包装中就足以增强幼儿对各种食物的口味偏好——从炸鸡块到胡萝卜。视觉食物相关线索,例如在食物送达时呈现光线,也可能通过覆盖能量需求来促进动物的过度进食行为

事实上,大量的感官刺激——声音、气味和质地——可能与进食的愉悦后果相关联,并影响与食物相关的决策。这就是为什么听到一个食品品牌的朗朗上口的广播广告、看到一家餐厅的电视广告或路过你最喜欢的餐馆会影响你消费甚至有时过度放纵的决定。

然而,你学习食物相关线索的能力不仅仅局限于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还包括你身体的内在环境。换句话说,你也有“心里想着胃”地进食的倾向,你通过使用与处理来自外部世界的食物相关刺激相同的学习和大脑机制来做到这一点。这些内部信号,也称为内感受线索,包括来自你胃肠道的饥饿感和饱腹感。

毫不奇怪,来自你肠道的信号有助于为何时进食奠定基础,但这些信号所起的作用比你想象的更深刻。

相信你的直觉

饥饿感或饱腹感充当重要的内感受线索,影响你围绕食物的决策。

为了检查内感受状态如何塑造饮食行为,研究人员训练实验鼠将饥饿感或饱腹感与它们是否获得食物联系起来。他们通过仅在老鼠饥饿或饱腹时给它们食物来实现这一点,这样老鼠就被迫识别这些内部线索,以计算是否可以获得食物。如果一只老鼠被训练成只在饥饿时才期望获得食物,那么当它感到饱腹时,它通常会避开食物可用的区域,因为它不期望被喂食。

然而,当老鼠被注射一种触发饥饿感称为胃饥饿素的激素时,它们更频繁地接近食物输送地点。这表明老鼠使用这种人为的饥饿状态作为内感受线索来预测食物输送,随后表现得好像它们期望获得食物一样。

即使在没有外部感官线索的情况下,内感受状态也足以塑造进食行为。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例子来自基因工程改造的小鼠,它们无法品尝食物,但仍然仅凭热量含量就表现出对特定食物的偏好。换句话说,啮齿动物可以使用内部线索来塑造它们与食物相关的决策,包括何时何地进食以及它们喜欢哪些食物。

这些发现还表明,饥饿感和营养物质的检测并不局限于胃部。它们还涉及对调节和稳态很重要的脑区,例如外侧下丘脑,以及大脑中参与学习和记忆的中枢,例如海马体

迷走神经中发生了什么

肠-脑轴,即你的肠道和你的大脑之间的生化联系,以多种方式塑造着进食行为。其中一种方式涉及迷走神经,这是一种颅神经,除其他外,它有助于控制消化道。

迷走神经迅速地将营养信息传递给大脑。激活迷走神经可以诱导一种愉悦的状态,这样小鼠就会自愿执行一种行为,例如将鼻子伸入一个开放的端口,以刺激它们的迷走神经。重要的是,小鼠还学会偏爱发生迷走神经刺激的食物和地点

迷走神经不仅在传递消化信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一系列其他内感受信号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信号会影响你的感受和行为。在人身上,迷走神经刺激可以改善学习和记忆,并且可以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

内感受意识的好处

你的身体利用外部和内部线索来调节你如何学习和做出关于食物的决定的能力,突出了你调节能量需求所涉及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过程。

较差的内感受意识与一系列功能失调的进食行为有关,例如饮食失调。例如,当内感受信号(如饥饿感)无法触发进食动机时,可能导致厌食症。或者,无法利用饱腹感来抑制美味食物的奖励和愉悦后果可能导致暴饮暴食

你的内感受信号在调节你的日常饮食模式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假期期间,来自外部世界的许多压力围绕着饮食,例如拥挤的社交日程、顺从的压力以及过度放纵时的负罪感。在这个时候,培养与你的内感受信号的牢固联系尤为重要。这可以帮助促进直觉饮食和更全面的饮食习惯方法。与其专注于外部因素并对你的饮食行为施加条件,不如享受当下,刻意品味每一口,并为你的内感受信号发挥其设计的作用提供时间。

你的大脑进化到可以感知你当前的能量需求。通过整合这些信号与你对食物环境的体验,你既可以优化你的能量需求,又可以享受这个季节。

本文最初发表于 The Conversation。阅读 原文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