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点,2007年12月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空洞缩小

平流层中的臭氧阻挡了来自太阳的致命紫外线,但过去在气溶胶和其他产品中使用氯氟烃 (CFC) 已经削弱了这种保护。臭名昭著的“臭氧空洞”体现了这种破坏,该空洞每年在南极洲春季形成。(空洞被定义为臭氧厚度小于 220 杜布森单位——或者如果臭氧位于海平面 0 摄氏度时厚度小于 2.2 毫米。)欧洲航天局的 Envisat 卫星对空洞的测量并不一定意味着臭氧层已经开始恢复。相反,天气模式允许暖空气混合到极地地区,从而限制了问题。

发生臭氧损耗的温度下限:–78 摄氏度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刊登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本十年臭氧层每年变薄的百分比:0.3

南极臭氧峰值损失,单位:公吨

2006年:4000万

2007年:2770万

空洞中的最小臭氧深度,单位:杜布森单位

2006年:100

2007年:120

空洞面积,单位:平方公里

2006年:2800万

2007年:2470万

北美洲面积,单位:平方公里

2425万

来源:欧洲航天局公告,10月3日

大众科学杂志 第 297 卷 第 6 期本文最初以“数据点”为标题发表于《大众科学》杂志 第 297 卷 第 6 期(),第 37 页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207-37d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