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长类动物与哲学家:道德如何进化
作者:弗朗斯·德瓦尔。编辑:斯蒂芬·马塞多和约西亚·奥伯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6年
在乘坐“小猎犬号”航行一年半之后,查尔斯·达尔文才第一次亲眼见到猿。1838年3月下旬的一个温暖的日子,他站在伦敦动物园的长颈鹿馆旁。动物园刚刚获得了一只名叫珍妮的猩猩。一位饲养员正在逗她——给她看一个苹果,却不肯递给她。可怜的珍妮“像个淘气的孩子一样,仰面躺下,又踢又哭,”达尔文在给姐姐的信中写道。
在航行后他写的秘密笔记本中,达尔文从各个角度推测进化,包括情感方面,他对珍妮的发脾气很着迷。成为一只猿是什么感觉?猩猩的挫败感和我们的感觉很像吗?她可能珍视某种是非感吗?猿会因为饲养员违反规则——因为他不公平而感到绝望吗?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持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我们人类至少已经滔滔不绝、满腔热情地交谈了 5 万年,而且可以合理地猜测,关于是非的争论几乎从一开始就在我们的对话中占据重要地位。我们在 5000 年前开始记录文字,我们最早的一些文本是道德规范。我们无数的经文和法律,我们的司法部、高等法院、低等法院和民事诉讼法院在生物世界中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我们人类发明了我们的正义感吗?还是它是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原始情感的一部分?换句话说:道德进化了吗?
荷兰出生的心理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和灵长类动物学家弗朗斯·德瓦尔一生都在观察猿猴的行为,主要是动物园里的圈养群体。作为一名年轻的学生,他日复一日地坐在木凳子上,观察阿纳姆动物园的黑猩猩群体,长达六年。今天,他在埃默里大学耶基斯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亚特兰大分校和其他动物园和灵长类动物中心的观察哨观察黑猩猩。他的工作,以及灵长类动物学家珍·古道尔的工作,已将达尔文关于道德进化的猜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他记录了成千上万起黑猩猩的行为,在我们人类看来,这些行为既有权术性的,也有利他性的,甚至是高尚的。在他的科学论文和畅销书中(包括《黑猩猩政治》、《我们的内在猿猴》和《善良本性》),他认为达尔文从第一次瞥见动物园里的珍妮时就已正确。同情、共情、是非感是我们与其他动物共同拥有的情感;即使是人性的精华部分,即关心道德和正义的部分,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德瓦尔的最新著作《灵长类动物与哲学家》基于他在 2004 年在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价值中心所做的坦纳讲座。在这本书中,他试图——就像他以前多次做过的那样——驳斥对达尔文主义的一种流行的漫画式解读。许多人认为,为了善良、友善、行为得体、与他人和睦相处,我们必须超越我们的动物本性。外面的世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或者,正如罗马人所说,homo homini lupus,人是人狼(对于一个以母狼哺育婴儿双胞胎罗穆卢斯和瑞摩斯为建国神话的民族来说,这是一个奇怪的谚语)。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达尔文的自封斗牛犬,在他著名的讲座《进化与伦理》中宣扬了这种黑暗、冷酷的生活观。“社会的伦理进步并不取决于模仿宇宙进程,更不是逃避宇宙进程,而是与之抗争,”他宣称。在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伊万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这一点:如果没有上帝,那么我们就会迷失在道德混乱之中。“一切都被允许了。”德瓦尔称之为“表面理论”。在这种观点中,人类道德只是一个薄薄的外壳,覆盖在一个沸腾的污秽之瓮上。
德瓦尔提醒我们,实际上,狗是群居动物,狼是群居动物,黑猩猩和猕猴是群居动物,我们自己也是“核心的社会性动物”。善良、慷慨和真诚的仁慈对我们来说就像卑鄙的感觉一样自然。我们不必发明同情心。当我们的祖先开始写下第一批行为准则、戒律、法律和诫命时,他们是在详细阐述在他们出生前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前进化而来的情感。“与其说同情心是一个终点,”德瓦尔写道,“不如说它可能是一个起点。”
德瓦尔指出,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当动物心理学家谈论“同情”和“共情”时,他们总是将这些词放在引号之间。现在他想去掉引号。他描述了他最著名的证明动物关心公平的实验之一。在实验中,他让成对的卷尾猴在笼子里执行简单的任务。对于成功完成每项任务,它们都会得到奖励,有时是一片黄瓜,有时是一颗葡萄。所有的猴子都会为了黄瓜片而工作并吃掉黄瓜片,但它们更喜欢葡萄。如果一只猴子一直得到黄瓜作为报酬,并且它可以看到隔壁笼子里的伙伴得到葡萄,它就会像达尔文的珍妮一样生气。过了一会儿,猴子就会拒绝进食或将黄瓜直接扔出笼子。
德瓦尔对这一切都对吗?在《灵长类动物与哲学家》的后半部分,他的论点受到了一系列评论员的批评,所有评论员都撰写了关于进化伦理学的重要研究。他们引用了弗洛伊德、康德、休谟、尼采和亚当·斯密。他们围绕着那对卷尾猴兜圈子
“当她的伙伴获得葡萄时,卷尾猴拒绝黄瓜——她是在抗议不公平,还是只是在等待葡萄?”哈佛大学亚瑟·金斯利·波特哲学教授克里斯汀·M·科斯加德写道。
“当然,如果幸运的卷尾猴扔下葡萄,直到它的同伴也得到类似的奖励,那将非常有趣!”哥伦比亚大学约翰·杜威哲学教授菲利普·基彻写道。
他们意见不一致,他们讨论,他们稍微争吵,就像所有的灵长类动物和哲学家一样。他们不仅阐明了永恒的伦理问题,还阐明了当前的担忧,例如日内瓦公约和“为什么普遍同情心如此脆弱”,正如德瓦尔在他的回应批评者的文章中写道。到本书结尾,似乎很清楚,我们不能再将道德视为冷酷自私的动物身上某种文明的外衣,即使这种观点可以追溯到达尔文去动物园之前很久。它的起源在于西方的原罪概念——当亚当和夏娃吃下他们的第一个苹果时。
编辑推荐
重新思考一切:我的观鸟冒险
作者:罗杰·托里·彼得森。编辑:比尔·汤普森三世。霍顿·米夫林出版社,2006年
鸟鸣:250 种北美鸣禽的歌声
作者:莱斯·贝莱茨基。纪事书出版社,2006年
“重新思考一切”是彼得森在《观鸟者文摘》中的月度专栏的标题,他从 1984 年一直写到 1996 年去世。文摘的编辑汤普森选择了 40 多篇专栏文章,并用彼得森自己的照片(这位伟大的博物学家对摄影的热情几乎与他对绘画的热情一样高)进行了说明。这些是彼得森最健谈的专栏文章,他在其中分享了他的观鸟冒险经历——从炎热的塞伦盖蒂平原(他在那里用“装满大米的布袋”稳定了他的长镜头),到缅因州海岸冰冷的海水(他在那里拍摄纪录片时,他当时 80 多岁的船只倾覆)。
人们想知道彼得森会对《鸟鸣》作何评价,《鸟鸣》是一本有声读物,它以非凡的清晰度播放了书中介绍的 250 种鸟类的歌声。音频组件内置于书中,有一个扬声器和一个 LCD 显示屏,并且非常易于操作。鸟鸣声来自康奈尔鸟类学实验室的收藏,贝莱茨基的相关且简洁的文字(他是一位野生动物生物学家和作家)以及四位不同艺术家创作的精美直白的彩色插图对其进行了补充。但您购买这本书是为了声音。彼得森很可能也会喜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