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疑病症患者深信自己必有病

研究人员正在揭示一些人为何每天花费数小时在网上进行自我诊断的心理原因

科琳·埃布尔在给六个月大的宝宝哺乳一天后,右乳上长出了发痒的红色皮疹。病因是个谜。埃布尔推测,可能是儿子喂奶时留下的抓痕感染了,或者可能是臭虫咬了她。这位来自伊利诺伊州的36岁作家打开笔记本电脑,在谷歌上搜索了自己的症状。她发现的结果让她震惊。第一个结果赫然显示是炎性乳腺癌,“这把我吓坏了,”埃布尔说。其他诊断,如皮炎,可能性要大得多,但埃布尔坚信自己体内有快速生长的恶性肿瘤。不久之后,她每天花三到四个小时在互联网上阅读关于乳腺癌的信息。

埃布尔正处于网络疑病症的折磨之中——这是一种技术驱动的疾病,驱使人们在搜索引擎上反复查询自己的症状。数百万在网上寻求健康信息的人中,近三分之一的人报告之后感到更加焦虑。然而,患有网络疑病症的人即使痛苦持续增长,却矛盾地继续搜索。网络疑病症这个词是媒体在近20年前创造的,是借鉴了更古老的医学术语疑病症,后者指的是那些确信自己患有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疾病的患者。

由于网络疑病症从未被添加到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的可诊断精神障碍列表中,因此无法获得关于患有此症人数的可靠估计。但伦敦大学学院的心理学家欧因·麦克尔罗伊说,已知的是“网络疑病症有可能中断你生活的许多方面。” 研究表明,它与抑郁症有关,患者要么过于频繁地去看医生,要么因为害怕听到坏消息而去看得不够。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现在,科学家们开始定义网络疑病症,并梳理其心理根源。现在还处于早期阶段,但研究人员正在揭示对是什么驱动人们从事一种主要导致不快乐的行为的新见解。一个关键发现是,无情的搜索,最重要的是,是为了获得个人安全的保证——而互联网本质上无法提供这种保证。   

思考关于思考

贝勒大学心理学教授托马斯·弗格斯是寻求保证行为的先驱研究者。他将网络疑病症与功能失调的元认知信念网络联系起来,元认知信念实际上只是关于思考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这类信念系统。例如,相信反复思考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会带来深思熟虑的结果是正常的。但在网络疑病症中,元认知信念会变成一种精神陷阱,将人们束缚在在线健康内容上。

弗格斯与他在伦敦南岸大学的学术心理学家合作者马坎托尼奥·斯帕达一起表明,网络疑病症中的元认知信念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具有较长诊断史的焦虑症的元认知信念重叠。例如,患有健康焦虑症的人会不理性地担心自己患有严重的疾病,并对担忧在维持其情绪和身体健康方面所起的作用持有不恰当的观点。这些循环信念可以是积极的(例如:担心医疗问题将有助于我在为时过晚之前做好准备)或消极的(我的担忧正在失控,它正在让我生病)。即使在他们的担忧消退后,患有健康焦虑症的人最终也会开始担心他们对自己的医疗状况担忧不够,从而再次触发循环。弗格斯说,正是这些相同的功能失调的信念系统“将网络疑病症患者送回电脑前进行长时间的会话。”

弗格斯和斯帕达在2018年发表的研究进一步将网络疑病症与强迫症(OCD)的特征联系起来。患有强迫症的人认为,执行仪式性行为会减轻他们的焦虑,他们会进行这种仪式直到达到预定的阈值或停止点。弗格斯和斯帕达发现,类似的元认知信念推动了网络疑病症的在线搜索习惯。个人仪式性地搜索健康信息以消除他们的焦虑,并且只有当他们觉得搜索已充分减少了他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不确定性时才会停止。“他们真正寻找的是对不会发生任何坏事的保证,”弗格斯说。

不幸的是,在线健康内容过于多样化和冲突,无法提供确定性。因此,患者不断寻找。知道应该信任谁在网上几乎等同于一场猜谜游戏。埃布尔说,引发她最初对炎性乳腺癌恐惧的网站看起来很权威。“我学得越多,我就越找到理由相信我的最坏情况是正确的,”她解释说。“我忽略了本应让我放心的信息——例如该疾病的罕见性——而是专注于证实我怀疑的信息。”

逃离陷阱

目前网络疑病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抗抑郁药、谈话疗法和正念训练,尽管一种疗法相对于另一种疗法的相对益处尚不清楚。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的心理学家罗宾·贝利认为,该病症必须得到更充分的定义,临床研究才能开始进行。但贝利说,适当的疗法可以借鉴用于治疗其他焦虑症的相同原则。例如,健康焦虑症传统上使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这种疗法鼓励人们质疑导致他们相信自己有危险医疗问题的证据。贝利说,健康焦虑症的认知行为疗法可能持续30周或更长时间。

或者,治疗师可以尝试元认知技术,将重点从感知的健康威胁转移到围绕它的担忧上。鼓励个人“观察”关于疾病或受伤的想法,而不让它们在情感上侵入。或者他们可能会将他们的健康担忧推迟到一天中的预定时间。贝利说,在网络疑病症的背景下应用,元认知方法将鼓励人们质疑上网以缓解焦虑的心理价值,“当他们自己经验的证据表明它具有相反的效果时。” 

埃布尔找到了一条出路。在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在专门讨论炎性乳腺癌的聊天室里,太害怕去急诊诊所之后,埃布尔终于去看了一位初级保健医生,医生告诉她她没有癌症。相反,她患了鹅口疮——一种良性疾病,通过抗真菌治疗很快就好了。埃布尔说,值得注意的是,鹅口疮从未出现在她的任何谷歌搜索结果中,这反映了互联网作为自我诊断工具的缺陷。

埃布尔承认自己一生都在与焦虑作斗争,并说她仍然容易发作网络疑病症,她知道网络疑病症会对她的生活造成比任何引发它的健康疾病更大的破坏。  “如果你担心,偶尔去看一次医生不应该感到尴尬,”她说。“那是正常的。如果你正处于焦虑或恐慌之中,你也需要医生。不要害怕寻求精神或身体健康方面的帮助。永远不要为此感到羞耻。”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