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科动物(包括乌鸦、渡鸦、喜鹊、秃鼻乌鸦和寒鸦)的智力可与猿类和海豚相媲美。最近的研究揭示了关于乌鸦社会推理能力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为了解我们自身的人际交往智能如何进化提供了线索。
最近的一个焦点是这些鸟类如何对人类面孔的视觉做出反应。例如,洪堡州立大学的生物学家芭芭拉·克卢卡斯及其同事在四月份的《动物行为学》杂志上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当一个走近的人直接看着它们时,乌鸦比当一个人目光移开时更快地飞向天空。研究人员在西雅图地区的三个地点走向乌鸦群,他们的眼睛要么盯着鸟,要么盯着远处的某个点。当走近的人看着它们时,乌鸦更早地散开,这与其他无论人做什么都会避开人的动物不同。
克卢卡斯推测,无视目光移开的人类是适应大城市生活的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事实上,许多研究表明,乌鸦能够相互学习安全行为。例如,华盛顿大学的约翰·马兹鲁夫(他是上述克卢卡斯论文的合著者)使用戴面具的研究人员来测试乌鸦的学习能力。他和他的同事戴着两种面具中的一种进入西雅图的公园。戴着一种面具的人捕捉鸟类;其他人只是路过。五年后,科学家们戴着面具回到公园。最初在捕捉现场的鸟类记住了哪种面具对应捕捉——并且它们将此信息传递给了它们的幼鸟和其他乌鸦。所有的乌鸦都对看到戴着捕捉面具的研究人员做出反应,立即群起攻击并尖叫。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持续产出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马兹鲁夫表示,尽管人类认为这种社会学习是理所当然的,但它在认知上是复杂的,并且在动物王国中很少见。“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是一回事,观察到这种情况发生在其他个体身上并推断它可能发生在您身上是另一回事,”他解释道。
乌鸦使用与人类相同的大脑视觉通路来识别人脸。2012 年的一项使用 PET 扫描的研究发现,当乌鸦看到它们与威胁或关怀联系起来的人脸时,它们的大脑杏仁核、丘脑和脑干(与情绪处理和恐惧学习相关的区域)的活动增加。为了应对威胁性面孔,调节感知、注意力和逃跑的区域也亮了起来。
与人类大脑活动的相似性以及总体社会智能方面的相似之处意义重大,因为它们可能是在我们最后一个共同祖先存在于 3 亿年前之后进化而来的。这将使我们物种的相似性成为趋同进化的案例,即两个截然不同的生物体独立发展出相同的特征。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乌鸦专家亚历克斯·泰勒说:“进化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相同的解决方案。”
鸟类的非凡能力
工具制造者
来自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啄木鸟雀可以使用树枝从树皮中撬出昆虫。
KEA 鹦鹉是敏锐的问题解决者,可以使用棍子和绳子将食物推或拉到够得到的地方。
鸟类交流
一只名叫 Alex 的非洲灰鹦鹉学会了 100 多个单词的词汇和 35 个以上物体的标签。它可以正确地在句子中使用单词,说“不”、“过来”、“我要香蕉”和“想回去”,当它厌倦了测试并想回到笼子里休息时。
西伯利亚松鸦可以调节它们的警报叫声,以警告同伴附近的鹰是栖息、搜寻猎物还是攻击。
食物习性
渡鸦可以分享关于动物尸体位置的信息。
非洲蜜向导引导人类到包含蜂巢的蜂巢。当它们不知情的同谋撬开蜂巢时,鸟类会搜寻剩余的食物。
丛鸦具有很强的空间记忆,可以重新找到它们亲眼目睹其他人隐藏的食物。
视觉技能
鸽子可以学会区分毕加索的画作和莫奈的画作。
与乌鸦一样,喜鹊可以从成千上万张面孔中认出特定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