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 巨头在美国专利法庭上展开争夺

这场围绕基因编辑系统高额专利权的争夺始于 2012 年 5 月

CRISPR-CAS9 基因编辑复合体。

对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来说,这是美国专利法庭艰难的一天。

12 月 6 日,该大学的律师在美国专利商标局 (USPTO) 的听证会上,陈述了其对名为 CRISPR–Cas9 的基因编辑工具的所有权主张。在听证会上,将决定可能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专利命运的三位法官提出了激烈,有时甚至带有怀疑的质询。

伯克利分校及其竞争对手,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都在争夺 CRISPR–Cas9 的基础知识产权,该技术改编自细菌用于抵御病毒的系统。在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市的听证会上,美国专利商标局的法官质疑了伯克利分校的核心主张:一旦其研究人员证明 CRISPR–Cas9 可用于编辑细菌中的 DNA,任何具备合理技能的人都可以将该技术应用于更复杂的细胞。


支持科学新闻事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报道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如果法院认定这是真的,那么博德研究所目前持有的专利将失效。但纽约市纽约法学院的法律学者雅各布·舍科夫表示,鉴于这取决于“一个真正主观的标准”——尤其是在应用于博德研究所等成就非凡的科学家时,伯克利分校的论点很难成立。

错综复杂的争斗

这场专利权争夺战始于 2012 年 5 月,当时伯克利分校的分子生物学家詹妮弗·杜德娜在她的研究团队使用 CRISPR–Cas9 改变了细菌 DNA 的特定片段后,申请了专利。2012 年 12 月,博德研究所的合成生物学家张锋提交了自己的专利申请,证明了该基因编辑技术在更复杂的真核细胞(如小鼠和人类细胞)中的应用。张锋要求并获得了对其专利申请的快速审查。

美国专利商标局于 2014 年授予了他 CRISPR–Cas9 的权利。伯克利分校随后要求专利局调查谁先发明了基因编辑技术——这个过程被称为“专利冲突”。该审查于一月份开始。在过去的 11 个月中,这两个竞争研究机构向法院提交了数百页的文件。

12 月 6 日的听证会是双方在法院就专利权做出裁决之前与法官对话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机会。听证会开始前一小时,排队观看辩论的人们绕过了美国专利商标局大厅里的圣诞树,并且挤满了两个溢出的房间。每一方的律师只有 20 分钟的时间向三位法官陈述他们的案例。

在听证会上,博德研究所的律师大量引用了新闻文章和采访,其中杜德娜表示她的实验室一直在努力将 CRISPR–Cas9 应用于真核细胞。“这与显而易见的事情截然相反,”博德研究所的律师史蒂文·特里布斯说。

伯克利分校的律师托德·沃尔特斯淡化了这些困难,称杜德娜没有立即公布 CRISPR–Cas9 编辑真核细胞的成果,因为她知道它会起作用。他告诉法官,一旦该技术编辑 DNA 的能力得到证实,“剩下的唯一事情就是去做”。

意图的问题

但法官们似乎不同意,他们对沃尔特斯的盘问远比对代表博德研究所的特里布斯的盘问要严厉得多。“我不认同每个做实验的人都相信它会成功,”法官理查德·谢弗说。相反,他补充说,像杜德娜这样的科学家可能只是希望她的研究能够成功。

舍科夫说,这种交流表明,伯克利分校将很难说服法院,杜德娜期望 CRISPR–Cas9 在真核生物中起作用。他指出,该大学的律师“试图澄清 2012 年的生物学家会考虑什么”。

但犹他大学盐湖城分校的生物化学家达纳·卡罗尔不同意这种说法,他向法院提交了一份支持伯克利分校的声明。“启动一个项目需要一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他说。“我认为除非你对成功抱有一些期望,否则你不会这样做。”他指出,其他几个研究小组与张锋同时开始研究真核生物中的 CRISPR–Cas9。

几位观看过诉讼程序的专家表示,鉴于法官对伯克利分校律师的严厉质询,博德研究所的前景现在看起来更加光明。“我的印象是双方最终都会得到一些东西,”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华盛顿特区校区的法律学者罗伯特·库克-迪根说。

博德研究所通过提交 13 项与 CRISPR 相关的专利来对冲风险。其中几项涉及另一种 CRISPR 系统,其中 DNA 切割酶取自不同种类的细菌。舍科夫怀疑伯克利分校可以声称拥有该系统的任何权利,因为它是由独立开发的。

他预计美国专利商标局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对该案件做出裁决,尽管没有必须这样做的最后期限。

本文经许可转载,并于2016 年 12 月 6 日首次发表

Sara Reardon is a freelance biomedical journalist based in Bozeman, Mont. She is a former staff reporter at Nature, New Scientist and Science and has a master's degree in molecular biology.

More by Sara Reardon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