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行星地位的倡导者们即将就这个著名天体地位长达十年的辩论中再次发起冲击。
美国宇航局“新视野号”任务的科学家们将于下个月在德克萨斯州伍德兰兹举行的第48届月球与行星科学会议上正式提出一项新的“行星”定义。“新视野号”任务于2015年7月首次飞掠冥王星。
新的定义将取代或取代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在2006年制定的定义。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确定,行星是指绕太阳运行的天体,而不是另一个天体的卫星;其质量足够大,自身的引力已使其呈球形(但又不会大到发生核聚变反应,像恒星一样);并且“清空了其轨道附近”的大部分其他天体。[民意调查:冥王星应该是矮行星还是正式的行星?]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冥王星未能满足最后一个标准,因为它的“邻域”——海王星轨道之外广阔的柯伊伯带——充满了小型冰冷天体。因此,冥王星被剥夺了自1930年发现以来一直享有的行星地位,并被重新归类为矮行星。
许多科学家和非专业人士当时都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并一直反对该定义以及随之而来的冥王星“降级”。包括任务首席研究员艾伦·斯特恩在内的“新视野号”团队成员,在他们下个月将要提交的论文中,阐述了他们反对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定义的主要论点。
“首先,它只承认那些绕太阳运行的天体为行星,而不承认那些绕其他恒星运行或在星系中自由游荡的‘流浪行星’,”由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K.D. Runyon领导的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您可以在此处阅读该论文。“其次,它要求清空轨道附近区域,我们太阳系中没有行星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因为新的小天体不断被注入到行星交叉轨道中,例如地球附近的近地天体[近地天体]。最后,也是最严重的是,通过要求清空轨道附近区域,该定义的数学原理是与距离相关的,要求在每个连续的区域中都需要越来越大的天体。例如,即使是柯伊伯带中地球大小的天体也无法清空其轨道附近区域。”
作为替代方案,研究人员将提出一个“地球物理定义”——一个完全基于天体固有特征(而不是基于它如何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定义。定义如下:
“行星是一个亚恒星质量的天体,它从未经历过核聚变,并且具有足够的自引力,可以呈现出球状,可以充分地用三轴椭球体来描述,而与其轨道参数无关。”
或者,更简单地说:“太空中比恒星小的圆形物体。”(关于棕矮星这个棘手的问题,棕矮星是“失败的恒星”,比行星大但比真正的恒星小,研究人员将其悬而未决,“以便不对行星尺度较大的一端强加过早的定义。”)
在这个新定义下,冥王星将重获行星地位,许多其他天体也将首次被视为行星——包括地球的卫星(以及任何其他足够大以至呈球形的卫星,如木星的卫星欧罗巴)。研究人员写道,实际上,官方承认的行星数量将从八颗激增到大约110颗。
但他们补充说,这没关系;没有任何规定说小学生必须能够记住所有行星。团队成员写道,扩大行星队伍将更好地传达整个太阳系中发现的令人兴奋的多样性。
他们写道:“这个定义向公众和政策制定者突出了我们太阳系中许多尚未探索且值得我们探索的迷人世界,以及必要的预算。”
但并非所有人都 clamoring 要求重新将冥王星归类为行星。加州理工学院帕萨迪纳分校的天文学家迈克·布朗对现状感到非常满意。布朗和他的团队在太阳系外层发现了许多天体,表明冥王星远非柯伊伯带中唯一的大型天体。
这种日益增长的认识似乎促使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起草了2006年的定义;事实上,布朗选择了“@plutokiller”作为他的Twitter账号。
那么布朗对提议的新定义有何看法?您自己判断。
“哦,天哪,关于愚蠢的冥王星的故事又回来了。是的,有人提议再次将冥王星设为行星。不,没有任何改变或新鲜事,”布朗在周二(2月21日)发推文说。“另外,我应该指出,该提案将使月球成为行星。这已经过时大约500年了。但是,好吧 #让月球再次伟大,”他在另一条推文中补充道。
第48届月球与行星科学会议于3月20日至3月24日举行。应该会很热闹!
版权所有 2017 SPACE.com,Purch 公司。保留所有权利。未经许可,不得发布、广播、改写或重新分发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