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SOPA和PIPA(拟议的反盗版法案)的激烈争论,看起来越来越有可能以互联网自由的胜利告终——但这不会是同类争论的最后一次。尽管互联网虚无缥缈,似乎注定会以某种形式存在下去,但专家警告说,它的现状存在许多威胁,而且很多东西可能会被破坏或丢失。
物理破坏
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巨兽,可以绕过中断并自我修复,在物理上已经变得难以被炸弹、火灾或自然灾害摧毁——至少在国家内部是这样。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家大卫·克拉克说,它“互联互通非常丰富”,他在20世纪70年代是互联网发展的领导者之一。“你必须费很大劲才能找到少数几个可以严重破坏连接的地方。”例如,在9/11事件中,曼哈顿南部主要交换中心的破坏扰乱了当地的服务。但是,大约15分钟后,当内置协议绕过中断来路由用户和信息时,该中心“恢复”了,服务也得到了恢复。
然而,虽然从本质上说,要在一个国家内部瘫痪连接是不可能的,但克拉克说,一个国家可以阻止另一个国家访问其在互联网云中的份额,这是可以想象的;这可以通过切断两国之间传输互联网数据的实际电缆来实现。数千英里的海底光缆将数据从一个大陆传输到另一个大陆,只在少数几十个地方从海洋中升起,从这些枢纽分支连接到数百万台计算机。但是,如果有人炸毁其中一个枢纽——例如迈阿密的站点,该站点处理北美和拉丁美洲之间约 90% 的互联网流量——那么这两个地区之间的互联网连接将受到严重阻碍,直到基础设施得到修复。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那些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有影响力的故事能够继续存在。
克拉克告诉生命的小秘密(Life's Little Mysteries),这是生命科学的姊妹网站,这种举动将是“网络战争行为”。
内容缓存
即使国际连接受到极端破坏,也不会严重威胁到网络内容本身的生存。“硬”拷贝的大部分数据都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无论是否有电源,它都会保留,无论您是否可以访问互联网。此外,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威廉·莱尔表示,他研究互联网基础设施行业的经济学和监管政策,存储网络内容的企业数据中心——从您的电子邮件到本文的所有内容——都拥有复杂的方法来备份和多样化地存储数据,包括简单地将副本存储在多个位置。
谷歌甚至存储了所有维基百科页面的缓存副本;当维基百科在1月18日关闭其页面的版本以抗议SOPA和PIPA时,这些副本是可访问的。
这种多样化的存储计划可以确保内容本身的安全,但它也提供了一些保护措施,以防止在发生网络战争时丢失对任何一个数据副本的访问权限。例如,如果服务器断电,您可能无法在其主服务器上访问某个网站,但您可能会在另一个可访问的服务器上找到存储的内容缓存版本。或者,“如果您想要的数据无法从X国的服务器获得,您可能可以从Y国的服务器获得基本相同的数据,”莱尔说。
互联网军备竞赛
如此多的在线内容和连接路由的冗余使得互联网能够抵御物理攻击,但对其现状构成更严重威胁的是政府监管或审查。在埃及阿拉伯之春起义的早期,胡斯尼·穆巴拉克政府试图关闭该国的互联网,以削弱抗议者组织的能力;它通过命令由国家控制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它向客户授予互联网访问权限)切断服务来实现这一目标。
克拉克当时说:“ISP直接控制着互联网,因此任何国家发生的事情都取决于该国对这些ISP的控制程度。”“一些国家对ISP的监管要严格得多。中国过去曾在各个地区‘关闭’互联网。”
然而,在去年埃及,许多抗议者找到了启动连接并绕过关闭的方法,例如使用智能手机通过蜂窝网络与全球互联网通信,并利用私人公司的内联网连接。“许多抗议者的连接是由允许其访问其业务网络的工人提供的,”莱尔说。
如果未来美国政府试图关闭或限制互联网访问,类似的解决方法将会出现,而且随着监管方法变得更加极端,它们也会变得更加复杂——莱尔称之为“军备竞赛”。“战争的工具主要具有防御性(防火墙、关闭互连、监控、逮捕违反‘法律’的人员),但也可能具有攻击性(攻击敌对网站/销毁内容的病毒、先发制人地逮捕人员等)。”
政府也可以简单地对互联网访问征税,或者提供商可以提高价格,从而使大多数人无法承担。
莱尔补充说,虽然没有任何一个政府可以摧毁所有地方的互联网,但它肯定可以将其削弱到足以使其在其管辖范围内的民众不愿使用的程度。
在天平上
莱尔说,糟糕的监管,无论是在任何特定国家还是在国际范围内,都可能会严重阻碍互联网的价值及其增长能力。虽然只要人类存在,互联网的某种版本就很可能会存在,但可能会丢失或大大减少的是“互联网的开放性”。
这种开放性在经济和社会上都是有用的,但它也是问题的根源,莱尔指出;它很容易导致无休止的安全和隐私攻击、垃圾邮件、病毒、恶意软件等等。他认为,必须开发新的安全模型,以在保护隐私和安全的同时,仍然允许互联网发挥作用。
“我们是否能够有效地实现这种平衡,是一个艰巨的挑战,也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工作。”
© 2012 TechMediaNetwork.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