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识的感觉可以用网格细胞来解释吗? —Robyn Ganeles,旧金山
挪威科技大学神经科学家埃德瓦尔·莫索尔 回答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因为网格细胞参与处理我们周围环境的空间信息,位于大脑区域,该区域是更大的记忆系统的一部分,被认为与熟悉感有关。然而,在详细考虑了它们的功能之后,我认为似乎更有可能的是,另一组神经元,即位置细胞,在为我们提供对新场所的熟悉感——一种被称为“似曾到访”的感觉——方面发挥着更强大的作用。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在任何环境中,大脑都必须跟踪周围区域内的不同位置(例如,厨房的餐桌与冰箱前)。它还必须注意这些不同地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餐桌在冰箱右侧三英尺处)。位置细胞参与前一种类型的处理;每个位置细胞对应于环境中的特定位置,并在您经过该地点时放电。
相比之下,网格细胞在一个网络中工作,以产生一种内部坐标系,记录有关距离和方向的信息。这些神经元不对应于特定位置,而是在任何设置中的几个规则间隔的点上变得活跃。这些细胞相对于彼此和外部环境的几何排列,最终帮助我们形成特定环境的心理地图。
网格细胞位于内嗅皮层,这是一个在大脑区域,在将信息发送到海马体之前处理信息,海马体是位置细胞所在的位置。因为我们知道位置细胞对于几乎每一种体验都具有独特的放电模式,所以很可能是海马体,而不是主要由内嗅皮层,来决定一个地点是新的还是正在重访。当一个陌生的地方被体验为熟悉时,可能是因为该地点激活的位置细胞集合恰好类似于先前地点引发的活动模式。
老年人的典型睡眠时间表是否具有生理益处,还是仅仅反映了代际趋势? —Shannon Atkinson,北卡罗来纳州罗利
华盛顿大学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教授迈克尔·V·维蒂耶洛 回答
不太可能 “老年人的典型睡眠时间表” 反映了代际趋势或传达任何生理益处。没有证据支持以下观点:发达国家老年人的典型睡眠时间表——以更早的睡眠和起床时间、更少的总睡眠时间和更多的夜间觉醒为标志——是同生群效应(即,由于在特定时期长大或生活而产生的结果)。少数研究人们睡眠模式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 研究表明,人类一生中睡眠模式的变化是缓慢且渐进的。如果存在特定的同生群或代际差异,这种有规律的、渐进的变化模式将更难以预测。
鉴于老年人的睡眠模式出现在这些个体能够繁殖之后很久,它们可能不会带来任何生理益处。更有可能的是,它们反映了人们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生物和社会变化。生物学变化包括身体潜在的昼夜节律的改变,这有助于调节睡眠的时间和深度,以及与年龄相关的稳态睡眠驱动力的降低,稳态睡眠驱动力是一种代谢过程,会导致在清醒一段时间后产生睡眠倾向。
其他可能影响老年人睡眠质量和时间的因素包括疾病的患病率增加,例如骨关节炎,这会直接扰乱睡眠,以及原发性睡眠障碍的存在,例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或不宁腿综合征。各种行为和环境因素也可能扰乱睡眠。许多这些变量,例如不规律的睡眠时间表、在床上停留时间过长以及不利于睡眠的床上用品或卧室,都可以进行调整以改善睡眠。
有关衰老对睡眠的影响的全面回顾,包括最大程度提高睡眠质量的建议,可以在国家睡眠基金会找到:www.sleepfoundatio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