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级薄锡能否改变电子学?

这种名为锡烯的材料,理论上可以模拟室温超导体的特性

三十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开发室温超导体——即在没有笨重、耗能的超冷却的情况下,能够以零电阻导电的材料。现在,研究人员预测,一种名为锡烯的新材料,由一层原子厚的锡组成,其作用可能很像室温超导体,从而带来更快、更高效的微芯片。

锡烯是一种拓扑绝缘体,是一种过去十年引起研究人员兴趣的新型材料。虽然这种材料的内部是电绝缘体,但外部边缘和表面却具有导电性。如果运用得当,拓扑绝缘体的这种奇特特性可以使电子无电阻地流动。

要理解这一点,需要解释一下电子在拓扑绝缘体中的移动方式。像带有南北极的微型旋转条形磁铁一样,电子在材料中移动时会发生自旋。当电子在拓扑绝缘体的表面和边缘移动时,它们的自旋方向会与流动方向对齐。这种效应——被称为量子自旋霍尔态——的一个结果是,流动的电子不容易反转方向。即使它们撞到材料内部的杂质,也是如此——在普通导体中,这种事件会导致电子向后散射并耗散能量。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重要故事。


当电子沿着三维拓扑绝缘体的表面移动时,它们通常不会向后弹,但它们仍然可以互相侧向推挤,从而浪费能量。但在二维拓扑绝缘体中——即只有一层原子厚的表面——流动的电子会被限制在单条通道中,从而消除所有干扰。最近的实验证实,电子可以以 100% 的效率沿着平面拓扑绝缘体的边缘快速移动。

在过去的十年中,研究人员已经用富含电子的重元素(包括汞、铋、锑、碲和硒)的化合物制成了拓扑绝缘体。它们中没有一种能在室温下完美导电。然后,斯坦福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张首晟及其同事决定研究锡,这是一种同样富含电子的重元素。该团队的计算表明,单原子层的锡是拓扑绝缘体,电子可以在室温及以上温度下完美流动。

在单层锡原子(灰色)中添加氟原子(黄色)应该可以使预测的新材料锡烯在其边缘(蓝色和红色箭头)在高达 100 摄氏度的温度下完美导电。这种锡烯-氟组合的第一个应用可能是在连接微处理器多个部分的布线中,使电子的流动像高速公路上的汽车一样轻松。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的徐勇/Greg Stewart/SLAC 提供

“它能在如此高的温度下工作,这令人惊讶,”张首晟说。“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无耗散的电力传输,但通常我们发现的系统只能在极端条件下工作,要么是非常低的温度,要么是非常强的磁场。”科学家们在 9 月 27 日的《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在线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发现。

“这项工作的好处在于,他们展示了你可以拥有一种单元素材料,它是一种拓扑绝缘体,”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物理学家王康说,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这使得一切都变得简单得多。”

尽管锡烯和超导体都可以像完美的导体一样导电,但张首晟强调,锡烯不是超导体。虽然锡烯的边缘充当电子的高速公路,但当电子在锡烯和普通导体之间移动时,仍然会遇到“接触电阻”。相比之下,在超导体中,电子以成对形式移动,这种现象可以消除接触电阻。换句话说,当一个普通导体与超导体接触时,它实际上就像一个超导体。

张首晟说,锡烯和相关材料可以用于连接微芯片的许多部分的布线,从而提高其速度并降低其功耗。“我希望锡烯可以取代硅,”张首晟说。“锡便宜、丰富、稳定且环保。”

王康解释说,自 2005 年以来,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单元 (CPU) 的速度一直被限制在约 3 千兆赫,这是因为电子设备中能量耗散的方式。如果它们运行得更快,热量将使设备不堪重负。“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耗散可以改善所有电子设备,”王康说。

张首晟说,未来的研究人员可以调整锡烯以提高其性能。例如,添加氟原子可以使锡烯在高于 100 摄氏度的温度下让电子轻松流动。

这些发现仍需要实验证实,并且锡烯原子级的薄而脆弱的层可能难以制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拓扑绝缘体领域,迄今为止的每一个理论预测都已实现,”张首晟说。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