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产出关于发现和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报道。
多种植物通过合成物质来应对植食性害虫的侵袭,阻止它们继续啃食。现在,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快速起效的自卫方式,某些品种的玉米利用这种方式来抵抗试图以它们为食的毛虫。这项研究结果本周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在线发表,可能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好地保护玉米作物免受饥饿的入侵者的侵害。
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的 Tibor Pechan 及其同事研究了一种能够抵抗秋粘虫(见图片)和西南玉米螟侵袭的玉米品种,以确定其防御机制。他们确定,关键在于一种名为 33-kDa 的独特酶的产生,这种酶是植物在遭受攻击后一小时内制造出来的。以产生这种酶的玉米为食的毛虫,其生长尺寸仅为以不产生 33-kDa 的品种为食的毛虫的一半。研究人员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受影响的昆虫,并确定这种酶会干扰毛虫胃部的内膜。报告指出,这种内膜是“毛虫的第一道防线”,因此这种破坏会损害毛虫吸收营养的能力,并使其更容易受到毒素和病原体的侵害。在第二项测试中,科学家们对植物进行了基因工程改造,使其过量表达 33-kDa,并观察到结果更加明显。在转基因植物上饲养的毛虫,其尺寸仅为在普通玉米上饲养的同类毛虫的四分之一。由于 33-kDa 对人类消化系统没有影响,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方法“可能在农业生物技术中具有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