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鹦鹉在不断升级的垃圾箱大战中努力智胜人类

在澳大利亚东南部的郊区街道上,鸟类和人类之间可能正在进行一场创新军备竞赛 

White bird lifts garbage lid with talon

硫磺凤头鹦鹉抬起垃圾箱盖。

大约在2010年代的某个时候,一只生活在澳大利亚悉尼郊区沉睡小镇的硫磺凤头鹦鹉有了突破。这只鸟,很可能是一只体型较大的优势雄性,不知何故地弄明白了如何用其强壮的喙来抓握、撬开和翻开垃圾箱的盖子,以寻找里面的食物。这一创新很快引发了一种趋势,并在整个凤头鹦鹉种群中蔓延开来。来自不同郊区的其他鸟类设计了自己独特的开箱方式,这些方式传播开来,成为当地的亚文化:不同地区的凤头鹦鹉以不同的方式打开垃圾箱。例如,一个社区的鸟类可能会用它们的喙来抓住垃圾箱的把手,而另一个社区的鸟类则会用它们的喙和一只脚来抓住垃圾箱盖子的边缘。现在,新的研究表明,通过袭击垃圾箱并在过程中弄脏悉尼地区的街道,凤头鹦鹉可能已经与拼命想保持社区清洁的人类展开了军备竞赛

凤头鹦鹉是一种鹦鹉,和乌鸦一样,它们以拥有强大的鸟类大脑而闻名。辛辛那提大学的行为生态学家伊丽莎白·霍布森说:“[鹦鹉]在解决问题方面具有相当大的认知灵活性,她没有参与这项新研究。“它们可以向他人学习,并且可以创新。”

2021年发表的一篇论文突出了这种学习能力,该论文首次记录了凤头鹦鹉在悉尼郊区和附近的澳大利亚伍伦贡打开垃圾箱的行为。马克斯·普朗克动物行为研究所的行为生态学家、这两项研究的主要作者芭芭拉·克鲁普说:“我们详细描述了[这种行为]。”在今天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的这项新研究中,克鲁普和她的同事们在目睹居民试图保护他们的垃圾箱后,决定将重点放在人类方面。“我对保护方法的多样性感到惊讶,”她说。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研究人员根据这些方法改变垃圾箱本身的程度对其进行了排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例如顶部的橡胶蛇,被评为2级,而重型岩石被归类为3级。高成本、高投入的方法,例如附加的重量,被评为5级。克鲁普和她的团队随后绘制了垃圾箱的地图,并对它们的空间网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凤头鹦鹉一样,居住地较近的人类倾向于分享相似的策略。这一结果得到了2019年和2020年居民调查的支持,在这些调查中,绝大多数受访者中有60%的人是从邻居那里以社交方式学到了他们的方法。 尽管有可能从澳大利亚甚至全世界寻求帮助(这要归功于互联网),但悉尼人似乎主要在当地寻找解决方案。“[研究人员]看到这一点真的很有趣,”霍布森说。她补充说,这表明居民可能是在被动地接受防御策略,而不是积极地寻求帮助。

视频来源:芭芭拉·克鲁普/当代生物学 (CC BY-SA 4.0)

这项新研究还提供了人类和凤头鹦鹉之间可能存在“创新军备竞赛”的证据,其中一个物种的行为变化导致另一个物种做出新的、社会学习的反应,而这种反应本身又会引发另一种反应,依此类推。居民在调查中报告的改变保护方法的最常见原因是,凤头鹦鹉已经想出了如何击败他们最初的策略——例如,有人在视频中拍到一只凤头鹦鹉在自信地打开垃圾箱之前,用喙拨开垃圾箱顶部的砖头,这只鸟显然以前做过很多次。科学家们早就怀疑存在这种物种间的创新军备竞赛,但研究人员说,以前没有人真正寻找过这种竞赛。“我认为[这项研究]是第一次有人列出如果[创新军备竞赛]正在发生,他们会期望看到什么,并试图展示它,”马克斯·普朗克动物行为研究所的行为生态学家、这两项研究的资深作者露西·阿普林说。“我们有间接证据表明正在发生一场创新军备竞赛。”

为了证实大悉尼地区正在进行的军备竞赛,研究人员将需要回到鸟类身上。既然他们知道凤头鹦鹉至少可以击败人类的一种防御措施,他们就需要从鸟类的角度来看待不断升级的来回博弈。“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展示鸟类是如何学会击败这些措施的,”阿普林说,“以及当人类提高自身策略的有效性时,它们是否也能继续做出反应......”幸运的是,悉尼地区的社区很可能会欢迎对这种羽毛纷飞的对决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每个人都对[凤头鹦鹉]有看法,”克鲁普说。“这项调查实际上今年又在进行,我想现在是第四年了,我总是惊讶于人们仍然愿意填写它。我非常感激。”

尽管这些凤头鹦鹉的魅力不可否认,但它们的聪明行为会造成实际危害:清理街道上的垃圾既耗时又费钱,而且个人垃圾散落在各处供人观看也令人恼火。除了测试创新军备竞赛和展示动物文化如何动态变化外,这项研究还对人类如何与动物邻居共存具有启示意义。“这项研究说明了我们需要如何考虑动物行为,”阿普林说。“如果我们对这些滋扰行为做出反应,那么我们需要仔细考虑我们如何反应。”

人与凤头鹦鹉之间的冲突是否会结束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就目前而言,这场斗争有一个明显的赢家:科学。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