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勒冈州西向港——这个占地900英亩的工业园区设有一个马蹄形的木材和钢铁码头,伸入哥伦比亚河,位于波特兰以北一小时车程处。二战期间,它向太平洋运送子弹和炸弹。现在,它正在为一场新的战斗提供弹药:是否要将大量美国西部煤炭出口到亚洲。
港口运营经理克雷格·艾利森指着码头边缘的黑水解释说:“这里的航道很深。它是自冲刷的,所以你不需要疏浚它。” “这使其成为西北地区少数几个可以处理远洋货运的地点之一。”
该地点是美国煤炭的五个拟议出口码头之一,这些煤炭从怀俄明州和蒙大拿州的内陆山区开采,运往能源需求旺盛的亚洲市场。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事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发现和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总而言之,这些分散的项目为受天然气价格低廉和更严格的环保法规挤压的美国煤炭行业提供了一种生命线,这种组合已经侵蚀了国内需求。至少三个粉河盆地最大的煤炭公司——博地能源公司、Ambre Energy 和阿奇煤炭公司——在一个或多个五个码头中持有股份。
如果所有项目都完成,它们每年1.5亿吨的总运输能力可能会使美国目前的煤炭出口水平增加一倍以上。
但是,这些项目的规模也引起了环保组织、西北部部落以及煤炭通往海洋的1200英里沿线数十个社区的强烈反对。这些团体担心这些码头的交通可能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的局部影响,因此积极游说要求进行更严格和全面的环境审查,这可能会使项目延误数月甚至数年。
在经历了动荡不安的极端天气一年之后,出口码头引发了关于碳密集型煤炭出口对美国气候承诺意味着什么这一难题。该国的碳排放量去年趋于稳定,这主要归功于天然气使用和暖冬的综合影响——本质上是因为该国燃烧的煤炭减少了。
反对码头的“超越煤炭”联盟成员哥伦比亚河守护者协会执行董事布雷特·范登·休维尔说:“如果你只是将煤炭运往中国,你真的取得了任何进展吗?” “毫无疑问,中国在未来30年内将继续燃烧煤炭,但我们正在展望未来。他们今天在廉价煤炭时代建造的工厂将使他们锁定几十年。”
通往海岸的高吨位路线
大宗商品可以通过两条路线到达西向港——陆路铁路或沿哥伦比亚河驳船运输。这两种方案目前都在审查中。
美国最大的码头运营商金德摩根公司正在对其通过铁路每年将1500万至3000万吨货物运往西向港的计划进行尽职调查,然后在那里装载到远洋船舶上。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所有的 Ambre Energy 公司在其计划中更进一步,计划每年通过驳船沿哥伦比亚河运送约 800 万吨煤炭。这些煤炭在莫罗港进入河流后,在跨越太平洋之前不会再次接触陆地,而是直接在西向港码头卸到货轮上。
除了莫罗港和西向港的码头外,还有三个地点目前正在进行不同程度的尽职调查和许可。其中两个在华盛顿州——贝灵厄姆附近的门户太平洋码头和朗维尤附近的千禧散货物流码头——还有一个在俄勒冈州库斯湾附近。
Ambre Energy 发言人莉兹·富勒说,尽管 Ambre 的莫罗港项目规模较小,但在五个项目中,它的许可进展最快,最早可能在 2014 年上线。
她说:“从物流上讲,我们目前已经克服了大部分基础设施挑战。” “我们在这里的运营方式略有不同,因为从文化上讲,西北地区对环境安全有非常高的标准,我们将这些标准纳入了我们的设计中。”
美国陆军工程兵部队目前正在对莫罗港地点进行环境评估,并权衡是否需要更长的、针对特定地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EIS)。
到目前为止,它顶住了环保组织、美国环保署、俄勒冈州州长以及其他众多环保和公民团体要求对所有五个拟议项目进行广泛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EIS) 的呼吁。
这样的审查将考虑所有五个码头对西北地区的综合影响,甚至可能考虑在美国境外燃烧美国化石燃料对气候的影响。
价格信号促进出口
码头的支持者,包括煤炭公司本身,拒绝了这种做法。 富勒说:“累积环境影响报告书不符合陆军工程兵部队过去对类似项目的要求。” “这将使我们的项目放缓数年。”
时间是美国煤炭行业无法承受的。由于天然气价格低廉和美国环保署新的严格法规,美国的煤炭使用量已进入持续下降趋势,产量也在随之下降。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的季度煤炭报告显示,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 5.8%,比 2008 年同期下降 14%。
出口的增加,特别是对欧洲的出口 (ClimateWire, 2012 年 11 月 8 日),部分抵消了这种下降。然而,如果欧洲碳信用额度的价格暴跌在今年反弹,正如许多分析师预期的那样,这种趋势可能会逆转。
而且,随着许多美国燃煤发电厂计划在未来十年内退役,只有亚洲的需求才能为能源公司提供进行基础设施长期投资所需的那种保障 (ClimateWire, 2012 年 11 月 13 日)。
排放外包?
然而,这种重组正是反对煤炭码头的环保组织希望阻止的。尽管煤炭码头的支持者表示,亚洲的消费不太可能受到美国额外供应的有无的影响,但反对者坚持认为,美国必须对其出口的碳以及其燃烧的碳负责。
“超越煤炭”联盟的范登·休维尔说:“从粉河盆地向中国开放大量新的煤炭供应将导致价格下降——这是一个简单的供需函数。” “这里有理性的经济答案,但也有道德上的考虑:在我们应该努力逐步淘汰煤炭的时候,我们真的想压低煤炭价格吗?”
每年额外增加 1.5 亿吨煤炭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中国的需求,这很难确定。该国目前每年燃烧约 48 亿吨煤炭,其中 96% 是国内供应的。
能源咨询公司 Supercritical Capital 的合伙人理查德·莫尔斯说,情况进一步复杂化,因为在中国,政策而非需求是设定煤炭价格的主要驱动因素。
他说:“假设你同意 1.5 亿吨可以对 40 亿吨市场产生影响的观点。那么你必须断言,中国的能源规划对煤炭价格高度敏感。” “如果你看看中国的能源目标,或者电力部门的运作方式,你会发现它实际上对电价相当不敏感。”
莫尔斯说:“多年来,中国一直在燃煤电厂上亏损,但它仍在大量生产,因为这是国有能源公司的政治指令。” “他们没有太多好的替代方案。”
他说,供需论更有意义的地方是在日本等正在寻求核电替代品的国家。韩国、台湾以及在较小程度上依赖监管较少的能源市场的印度等能源需求旺盛的经济体,将希望分享美国煤炭。莫尔斯补充说,这些国家几乎没有自己的国内能源替代品。
经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许可,转载自 Climate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