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正在影响全球各大洲。另一方面,气候研究需要迎头赶上。
一项新的研究回顾了超过10万篇已发表的气候研究论文,结果显示,高收入国家的气候影响研究远多于低收入国家。
作者将这个问题称为“归因差距”——即不同地区全球变暖影响的科学证据不平衡。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继续有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报道。
德国墨卡托全球公域与气候变化研究所的研究员马克斯·卡拉汉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如果我们想以知情的方式应对气候变化,如果我们想真正全面评估气候影响的证据,我们就需要填补这些盲点。”
卡拉汉与来自墨卡托研究所、非营利研究组织气候分析以及欧洲和美国其他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共同领导了这项研究。
这项于昨日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的研究,使用了机器学习——一种人工智能形式——来筛选科学数据库,并挑选出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或后果的研究。这包括从火灾、洪水和其他灾害,到气候变暖对全球特定植物、动物和人类社会的影响等所有方面。
科学家们筛选掉了仅关注气候变化潜在未来影响的研究,仅保留了包括地球上已观察到的气候变暖影响的研究。总共,他们最终得到了约102,000项相关研究。
然后,研究人员绘制了所有研究的地理分布图。首先,他们将全球划分为一个巨大的网格。然后,他们使用机器学习系统来识别每项研究的地理重点,记录有多少研究落入地图上的每个网格单元中。
随后,科学家们回顾并将其地图与地球上气候科学家已经得出结论(通常借助模型)的地区分析进行比较,这些结论指出,气温或降雨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而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是罪魁祸首。
研究人员将此称为“两步”归因过程,即识别地球上气候正在变化的地区以及科学家正在研究其后果的地区。
他们最大,也许也是最不令人惊讶的发现是:气候影响几乎已在全球范围内显现。研究人员确定的研究涵盖了约占世界陆地面积80%的地区,这里居住着约占世界人口85%的人口。
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世界陆地面积的另外20%没有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仅仅意味着机器学习系统没有找到任何关注这些地区的研究。
然后,研究人员更仔细地观察,以找出世界上哪些地区拥有最强有力的气候变化影响证据。
他们发现,约占世界陆地面积48%的地区拥有气候影响的“可靠或高水平证据”。(科学家们将“可靠水平”定义为地图上每个网格单元至少有五项气候影响研究。)
另一方面,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世界陆地面积的气候影响证据相对较少。其中许多地区是科学家已知气温和降雨模式因气候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地方——只是还没有很多研究来确切了解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
研究人员指出,并非气候变化没有影响这些地方。只是这些地方还没有得到充分研究。
研究发现,地理和经济界限分明。高收入国家拥有高水平气候影响证据(即每个网格单元至少有五项研究)的可能性几乎是低收入国家的两倍。低证据(定义为每个网格单元的研究较少)在非洲和亚洲尤其普遍。
这意味着地球上大部分人口居住在气候变化后果研究相对较少的地区。在低收入国家,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气候影响证据不足的地区,而高收入国家的人口中只有3%居住在这些地区。
卡拉汉指出,可能存在多种挑战导致这种差异。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可用的科学资源通常存在严重不平衡。支付处理费用的能力(通常是向某些科学期刊提交研究报告所必需的)也可能成为障碍。
解决这些问题将需要科学优先事项和研究资金的转变。
卡拉汉补充说,“这不仅仅是让来自全球北方的研究人员去研究全球南方的地区。”与研究不足地区的研究人员建立伙伴关系和合作是填补空白的关键。
该研究突显了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又一个不平等现象。
许多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对某些弱势群体的影响尤为严重,特别是低收入社区和有色人种。这些群体通常更可能居住在环境污染、绿地较少以及获得医疗保健的机会较差等因素会加剧极端高温和其他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
与此同时,世界上许多累积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的地区——换句话说,是对气候变化责任最小的地区——正受到全球变暖后果的强烈影响。
现在,这项新的研究指出,其中许多地区的研究也少于其较富裕的地区。
卡拉汉指出,这不是第一项强调这个问题的研究。科学家们之前就已标记出这个问题。他指出《全球变化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2015年研究,该研究也得出结论,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许多地区研究不足。
这意味着,即使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化的完整图景仍然是不完整的。地球上最脆弱的地方仍然是最不被了解的地方。
转载自E&E 新闻,经 POLITICO, LLC 许可。版权所有 2021 年。 E&E 新闻为能源和环境专业人士提供重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