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球领先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组织发布的一系列新报告,到本世纪中叶,气候变化将成为美洲物种丧失的最快增长原因。
报告指出,气候变化与土地退化和栖息地丧失等因素一起,正在成为全球野生动物的首要威胁。在非洲,到本世纪末,这可能导致某些动物数量下降多达 50%,而到 2050 年,太平洋高达 90% 的珊瑚礁可能会白化或退化。
这些报告由政府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科学政策平台(IPBES)上周发布,包含对全球四大区域的全面生物多样性评估,汇集了 500 多位专家的贡献。昨天发布的另一份关于全球土地退化的报告,有 100 多位作者参与。这两份报告均在哥伦比亚麦德林举行的 IPBES 129 个成员国全体会议上获得批准。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提供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报道。
污染和过度开发,到土地利用变化和栖息地丧失,无数其他威胁仍然挑战着世界生物多样性,在许多地方,这些仍然是对世界野生动物比气候变化更直接的危险。但新的系列报告强调,应对全球变暖的行动也是有利于野生动植物的行动。反过来,保护世界上剩余的自然场所也是朝着保护气候迈出的一步。
IPBES 主席罗伯特·沃森在一份声明中说:“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是同一个核心挑战的三个不同方面:我们的选择对自然环境健康造成的日益危险的影响。” “我们不能孤立地应对这三种威胁中的任何一种——它们都应该享有最高的政策优先权,必须共同解决。”
根据昨天的报告,土地退化——无论是人为活动还是自然灾害造成的——可能对全球超过 30 亿人产生不利影响。由此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损失可能占世界年度全球生产总值的 10%。
报告警告说,土地退化也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森林砍伐、湿地破坏和其他形式的土地转换会将大量碳释放到大气中,这可能会加剧全球变暖。气候变化会通过融化冻结的生态系统、为植被生存创造更恶劣的条件以及增加风暴和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来延续这一循环,这些灾害也可能破坏自然景观。
报告指出,相关压力因素的积极一面是,解决其中一个可以帮助解决另一个。报告建议,努力保护自然景观可以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作者指出,恢复自然土地或从一开始就阻止其被破坏,可以实现到 2030 年将全球变暖控制在 2 摄氏度以下所需行动的三分之一以上。
根据上周发布的四份报告,这对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也是一大步。虽然每份报告都侧重于世界不同的区域——非洲、欧洲、亚太地区和美洲——但每份报告都强调了气候变化日益增长的威胁,以及人类活动对全球野生动物造成的各种其他威胁。
报告表明,非洲尤其脆弱,如果不采取认真行动,一些鸟类和哺乳动物物种的数量可能会下降多达 50%。到本世纪末,非洲的湖泊生产力也可能下降多达 30%。
其他全球区域也面临着重大风险。在美洲,据信自欧洲殖民者首次到达以来,约有 31% 的本土物种已经消失。报告指出,在“一切照旧”的轨迹下,并考虑到栖息地丧失等其他威胁,到 2050 年,这一数字可能会攀升至 40%。
经 E&E 新闻许可,转载自 Climatewire。E&E 在 www.eenews.net 网站上每日提供重要的能源和环境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