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榆林——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早晨 8:30 左右,这座沙漠城市郊外的一家工厂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其五层办公楼几乎全部被占用。卡车运煤进来,又运出建筑垃圾。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工人戴着头盔,在巨大的管道上上下攀爬。办公楼前,一排彩旗上写着:“为2015年成功而奋斗。”
这家工厂的目标是其煤制油业务的运营。中国煤炭巨头兖矿集团正在将未来押注于此。为了确保工厂按时投产,这里的一千多名工人牺牲了假期来推动建设。
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兖矿并非个例。随着中国领导人承诺减少煤炭燃烧,该国的煤炭公司一直在争先恐后地寻求业务多元化的途径。通过煤气化或其他技术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的工厂是首选之一。
直到2012年,中国只有一家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煤制油工厂。目前,中国能源公司,如国有的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和私有的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都已开展了如此规模的项目。
没有人知道中国实际有多少煤炭转化项目,也不知道他们的总生产能力,因为中国的公司——拥有充足的现金和地方政府的支持——经常在获得中央政府的最终批准之前就进行项目建设。
16家工厂正在筹建中
但根据一个追踪中国煤炭转化项目的工程网站,全国至少有16家煤制油工厂已经建成、正在建设或处于高级规划阶段,累计生产能力超过2200万吨。
专家表示,传统煤炭业务利润的萎缩是中国煤制油热潮背后的主要驱动力。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十分之七的中国煤炭公司未能实现收支平衡。
该组织指出,这种黯淡的商业前景很可能会持续下去,因为中国许多新建的煤矿将很快供应更多的煤炭。与此同时,由于清洁空气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的发电厂已经失去了对这种肮脏燃料的胃口。
对于像兖矿这样的中国煤炭巨头来说,这已经产生了寻求新的经济引擎的紧迫性。煤炭转化业务在该公司2014-20年发展计划的所有期望行动中名列前茅。公司高管公开称煤制油厂为“兖矿一号项目”。
2012年,兖矿与另外两家中国能源公司合作启动了建设阶段。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和200亿元人民币(32亿美元)的投资,沙漠沙丘已变成约280个足球场大小的工业区,布满了管道、净化塔和其他制造设施。
兖矿的煤制油厂设计为每年为中国不断增长的重型车辆生产100万吨煤基液体燃料。它还可以将工业废物转化为化学品和其他有价值的副产品。
该工厂将于6月开始试生产。一旦煤炭转化技术得到验证,兖矿计划将运营规模扩大五倍。该公司已经为计划中的设施推出了可行性研究。
前南非煤炭转化行业巨头Sasol的首席工程师、现任兖矿煤制油厂项目负责人孙齐文在最近的一天坐在他的办公室里告诉ClimateWire:“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是必须的。也许对于欧洲或美国来说这不是必须的。但对于中国来说是必须的。”
正如孙解释的那样,中国对液体燃料的需求正在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而增加。尽管该国一直在努力用电动汽车取代汽油动力汽车,但孙表示,这种转变主要发生在乘用车领域。换句话说,大多数中国卡车仍然会使用化石燃料。
孙说:“由于这个巨大的市场,中国煤制油行业的未来一片光明。”
一个时机已到……但又已过的想法?
但并非所有人都同意。“如果油价在年底前一直保持低迷,那么煤制油项目的前景并不乐观,”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彭博新能源财经北京办事处的分析师索菲·陆表示。
正如陆解释的那样,市场预测表明,2015年全年油价很可能会保持在每桶70美元以下,这对于许多煤制油项目来说太低,无法盈利。与该国的其他替代能源业务不同,中国领导人尚未为煤炭转化领域推出支持机制。
但兖矿集团的孙坚信,即使在艰难时期,他的公司也会蓬勃发展。
孙说:“兖矿有自己的煤矿,而且采煤成本相当低。只要油价保持在每桶50美元以上,我们就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如果油价超过每桶60美元,那么我们就可以赚很多钱。”
兖矿计划今年生产30万吨煤基燃料。大部分燃料将通过中国的石油供应商进行分销。该公司还与国内公司签订了销售煤基化学品的合同。
据孙介绍,煤制油厂预计将在八年内收回其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孙表示,如果第二家工厂按计划上线,该公司将因规模经济而进一步提高利润。
但是,在中国煤制油公司雄心勃勃的扩张中,存在着一个不确定因素。
12月份,一家国有报纸报道称,中国政府正在考虑降低其2020年包括煤制油在内的所有煤炭转化项目的发展目标。尽管这里的决策者尚未完成他们的决定,但许多专家毫不怀疑中国的煤制油扩张将会踩下刹车(ClimateWire,2014年12月17日)。
帮助制定中国能源政策的科学家杜祥琬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表示,他认为煤炭转化“不是前进的方向”,因为它对水资源造成了沉重的损失。
水进来,二氧化碳出去
非政府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的能源和气候变化顾问杨富强补充说:“煤炭还是水:哪一个对我们的生存更重要?当然是水。”
根据行业估计,生产1吨煤基燃料需要大约10吨淡水,而中国大多数煤制油项目都建在或将建在该国干旱的北部和西部地区的大型煤炭储量附近。
除此之外,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然而,中国已承诺在2030年或更早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
孙承认,碳污染和大量的水消耗是煤制油业务的缺点。但他坚持认为,这些问题不应阻止中国进入该领域。
孙说,这是因为煤制油公司可以捕获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储存在地下。他补充说,这些公司还可以通过采用节水技术来降低用水量。
兖矿已经为其煤制油厂配备了废水回收系统。该公司现在正在建设一个雨水收集设施。孙表示,最终目标是将生产煤基燃料所需的水量减少一半。
但在那之前,兖矿的煤制油项目,就像这个沙漠地区的许多其他煤炭转化业务一样,将依赖于从30英里外的一个水库输送水。
该水库蓄积了黄河一条主要支流的流量。在2013年该地区被淹没之前,这里是大约6000名村民的家园和一个比长城更古老的文明遗址。
经环境与能源出版有限责任公司授权转载自 Climate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