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 14 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对吗?不再是了。2023 年,印度超过中国成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在 2022 年开始萎缩,并且最新的联合国报告表明,到 2050 年可能会降至 13 亿,然后在 2100 年骤降至仅 7.7 亿。
随着这一消息的传播,对迫在眉睫的危机的警告声越来越大。其中最令人担忧的可能是中国将没有足够的年轻人来发展经济或赡养老年人。但是,中国人口的下降可能是一个机遇,而不是一场危机。到 2100 年,中国可能会达到约 10 亿的稳定且可持续的人口。在这个水平上,国家有可能继续保持全球超级大国地位,其公民变得更加富裕,老年人得到很好的照顾。中国在实现这一转变过程中的经验可以为许多其他在未来几十年人口将下降的国家提供宝贵的教训。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塑造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自 1949 年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已经两次改变了人口政策。最初,该政策非常鼓励生育——它提倡生育和高国民出生率。然后在 1979 年,随着前领导人邓小平启动的推动中国经济飞速崛起的经济改革,中国采取了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2015 年,由于出生率急剧下降的推动,重新引入了鼓励生育的政策,允许生育两个孩子的家庭,并在 2021 年引入了允许生育三个孩子的政策。
最新的政策声明来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2023 年 10 月向中华全国妇女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所作的致辞:“我们要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 大会上的其他讲话反映出对性别平等的重视有所减弱,甚至暗示女性应该离开劳动力市场去生育孩子。然而,这种鼓励生育的政策与中国年轻人中的很大一部分人的意愿背道而驰。许多人不想生育一个或多个孩子。
中国的人口下降引发了关于生育、赡养比率和“最佳”人口规模的根本性问题。人口统计学家有一种用图形描述一个国家人口的方法:人口金字塔。它显示了一个国家在某个时间点的人口中男性和女性成员的数量,通常以五年年龄组为单位,这有助于理解社会问题。
1980 年,中国的人口约为 9.8 亿。它的人口分布呈现出经典的金字塔形状,即增长型人口的形状:年轻年龄段较宽,老年年龄段较窄。(见下图。)一个奇怪之处是,20-24 岁年龄组的人数略少于 25-29 岁年龄组,这是因为 1966 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15-19 岁和 10-14 岁年龄组反映了人口的反弹。但是,在 5-9 岁和 0-4 岁年龄组中,可以看到 40 年来年龄组人数逐渐减少的趋势的开始。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加强了这一趋势,但其他因素也起到了作用,例如收入快速增长、教育普及、城市化以及更容易获得节育措施。

肖书瑶;来源:《2022 年世界人口展望修订版》。联合国,2022 年(数据)
到 2020 年,这些因素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口金字塔的形状,其总人口达到顶峰,约为 14 亿(下图)。在 30-59 岁年龄段人口增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被广泛视为未来危机的“老年人激增”。
一个重要因素是赡养比率,它比较了“被赡养”人口,即年轻人(0-14 岁)和老年人(65 岁及以上)与 15-64 岁之间的劳动年龄人口。1980 年,中国的赡养比率为每 100 名劳动年龄人口赡养 68 人。2020 年,这一比率更为有利,为每 100 人赡养 44 人。然而,即将到来的老年人激增将把这一比率推高到一个可能对社会造成不稳定影响的水平——根据我们的计算,到 2085 年左右将达到每 100 人赡养 89 人。

肖书瑶;来源:《2022 年世界人口展望修订版》。联合国,2022 年(数据)
将这些图像置于更广泛的历史和全球背景下进行考察很有意义。大约在 1900 年,全球人口开始呈指数级增长。这种增长主要是由死亡率下降推动的,反映了卫生和公共卫生的改善。这一趋势产生了“人口转型”,摆脱了历史上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当的模式,而这种模式在数千年里产生了缓慢增长的人口。
大约在 2000 年,一个相反方向的全球转型变得越来越明显:出生率开始低于死亡率,这开始为人口萎缩和赡养比率上升奠定基础。几乎所有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现在都面临着这些前景。许多人口年增长率超过 1% 的国家是非洲的低收入国家。
印度和日本的人口金字塔说明了这些趋势。印度的人口金字塔(下图)具有增长型人口的经典形状。印度的赡养比率良好,为 47,中位年龄为 27.9 岁——尽管金字塔底部较小的年龄组预示着该国开始向人口减少过渡。然而,这种趋势过于微弱,无法缓解印度非常高的青年失业率,印度的青年失业率远高于中国,并且有可能造成社会动荡。

肖书瑶;来源:《2022 年世界人口展望修订版》。联合国,2022 年(数据)
日本的人口金字塔明显头重脚轻,赡养比率不利,为 71,中位年龄为 48.7 岁,反映出 45 年前开始的强烈的人口转型。人们很难避免危机感。联合国预测日本的人口将从 2020 年的 1.25 亿减少到 2100 年的 7500 万。

肖书瑶;来源:《2022 年世界人口展望修订版》。联合国,2022 年(数据)
一个国家的人口主要由其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在当今世界,家庭计划生育手段广泛普及,高收入国家的出生人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想要生育的孩子数量。死亡人数由一系列复杂的生物、社会和环境因素决定。移民在一些国家是一个重要因素。
总和生育率 (TFR) 是指育龄期妇女在其一生中平均生育的孩子数量。总和生育率为 2.1 时,人口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一个国家的总和生育率高于 2.1 时,人口会增加,而总和生育率低于 2.1 时,人口会减少。2020 年,尼日尔的总和生育率最高,为 6.89。韩国的总和生育率最低,为 0.89。
1970 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 5.8。在接下来的 20 年里,它缓慢地然后迅速地向 2.1 的更替水平下滑。在 20 世纪 90 年代,它进一步大幅下降,并在 2022 年达到联合国估计的 1.18,是世界上最低的水平之一。
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如此小的总和生育率都是坏消息。但是,那些将中国低生育率视为危机的人被一种常见的预测做法误导了,这种做法常常导致不切实际的结论:他们将中国目前的生育率无限期地推断到未来。特别是,联合国 2022 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使用大致恒定的 1.18 的总和生育率来预测中国的人口将在 2100 年降至 7.7 亿。
这种预测产生的人口金字塔(下图)与 2020 年的人口金字塔截然不同。7.7 亿这个数字来自联合国的“中等情景”。高情景为 11.5 亿,低情景则令人震惊,为 4.94 亿。

肖书瑶;来源:《2022 年世界人口展望修订版》。联合国,2022 年(数据)
但是,上面的金字塔只是对这种情况的快照。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 2020 年人口金字塔中老年人的激增将向上移动,并在 2050 年左右达到顶峰。除非一些医学突破将预期寿命延长到 100 岁以上,否则这种激增将在 2130 年之前消失。
换句话说,中国有 27 年(从 2023 年到 2050 年)的时间来适应老年人口激增的顶峰,然后在接下来的 80 年(从 2050 年到 2130 年)里,这种激增将稳步缩小,直到消失。这种激增应该是可控的,因为它是一种在几十年内发生的过渡现象,而且短期内可能不需要进行激进的政策改革就可以让达到退休年龄的人们生活愉快。
2019 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在未来几十年里,最明显的政策调整将是让人们在劳动力队伍中停留更长时间。目前,中国大多数男性在 60 岁退休,而白领女性在 55 岁退休,蓝领女性在 50 岁退休。2019 年的规划为中国政府在 2021 年宣布将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奠定了基础。
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刺激了护理行业的快速发展。例如,在上海,已经创建了一个在线平台,将寻求护理帮助的家庭与可用的护理人员联系起来。中国也可以从其他国家借鉴有用的想法。日本、韩国和台湾在解决老年人口激增问题上的政治压力尤其强大,这些国家可能会实施一些有效的政策和方案。欧洲国家正在进行大量的实验,这些国家的大多数总和生育率都低于更替水平。在美国,一种应对措施是“居家养老”的“乡村运动”,该运动正在帮助城市社区的老年人在合作支持下留在自己的家中。
今天,中国育龄人口的社会环境是不确定和令人困惑的。密歇根大学的周韵在2023 年 11 月的网络研讨会上表示,中国女性正处于将生育视为理所当然的父权制需求与专制国家鼓励生育的推动之间。
中国总和生育率下降的最大驱动因素似乎是普遍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地的大多数经验证据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生育的孩子越少。这部分来自较晚结婚。这也是因为不想因离开工作去抚养孩子而损失收入。一个明显的政策调整是大幅扩大托幼设施。另一个是采取慷慨的产假政策,并保证继续就业。
未来的全球趋势也不明朗。例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将成为变革的强大驱动力。对于所有人口萎缩的国家来说,政策挑战都将是巨大的,而对于人口增长的国家来说,政策挑战可能会更大。例如,尼日利亚的人口有望在未来 40 年内翻一番,从约 2.2 亿增加到 4.4 亿,超过对美国作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的预测。
中国政府正在考虑减缓人口下降的一切措施——以及评论员将人口下降视为危机的反应——都源于对人口减少将削弱中国经济实力并削弱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的担忧。这可能是公众舆论和政策辩论中最被误导的地方。
如果衡量中国经济进步的标准是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增长,那么人口萎缩将是阻碍 GDP 增长的一个因素。但是,中国的人口正在变得更加受过教育。该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也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多。没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经济生产力会停止增长。世界其他地方也没有经验可以证实人口减少会削弱中国作为全球超级大国的地位的担忧。
一个国家的人口规模从来都不是衡量其居民福祉的好指标。经济学家尚未采用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衡量福祉的方法。但是,中国现在有潜力率先制定稳定萎缩人口、提高生产力和增进福祉的政策。这些政策可以激励其他处境相同的国家,同时帮助世界克服气候变化的生存威胁。
奇怪的是,关于中国或世界人口的辩论从未以“最佳人口规模”来表达。关于设定人口规模或增长的具体目标的辩论变得颇具争议,因为人们担心强制措施。此外,全球南方普遍认为,人口稳定努力是全球北方为维持其霸权而采取的策略。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似乎很明显,没有比目前 80 亿人口更大的人口能够在全球中产阶级目前的居住标准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高收入国家的标准下,可持续性就更差了。联合国可以通过确定 2050 年或 2100 年世界大致的人口规模来为气候变化辩论做出有意义的贡献,考虑到资源和技术的限制,这个人口规模将更具可持续性。
然而,最佳人口规模的稳健概念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技术的进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国家的社会发展而随时间变化。例如,如果核聚变能源变得可行,并且植物蛋白取代饮食中以肉类为基础的蛋白质,那么全球人口超过 80 亿的时候可能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科学上来说,也应该有可能确定一个较小的全球人口,在不加剧全球变暖和减少生物多样性的情况下,可以支持普遍更高的生活水平。
我们不建议为中国设定最佳人口规模。但是,这里有一种可能的情景,即走向更小和更可持续的人口,尽管许多人口统计学家可能认为这种情景过于乐观。在我们计算的这条道路上,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在未来 20 年内趋于稳定,然后开始上升,并在下个世纪初接近 2.1 的更替水平。这将产生约 12 亿的总人口,这与联合国预测的 7.7 亿形成对比。根据我们计算的另一种人口路径,中国 2100 年的人口金字塔看起来不会那么令人担忧(下图)。如果中国遵循这种路径,它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内变得更具影响力。

肖书瑶;来源:《2022 年世界人口展望修订版》。联合国,2022 年(数据);莱克斯·里费尔和王雪晴(附加计算)
总的来说,人口下降的国家不需要非常紧急地进行政策调整。变革可以在几代人的时间内逐步进行,并进行大量的实验。事实上,在没有大张旗鼓的情况下,许多调整已经在推动各国走向人口更少、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例如,许多国家的政府正在重新评估强制退休年龄,以鼓励更多年的就业。他们正在改变养老金计划,使其在更长时期内具有财政可持续性。他们正在通过使生育治疗更容易获得、延长育儿假和扩大托幼设施来让人们更容易生育孩子。也许最关键的政策改革将是那些支持非常不同的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改革,因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重新定义了就业。一些激进的解决方案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可能包括为所有成年人实施全民基本收入。
从根本上说,人口下降国家的年轻人和老年人做出的决定将决定一个国家以多快和多平稳的速度达到稳定和可持续的人口水平。政策将塑造道路,但人民自下而上的行动将是各国和平过渡与经历严重混乱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