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CAS)发布了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月球地质图。《月球地质图集》由 100 多名研究人员花费十年以上的时间编制而成,揭示了总共 12,341 个陨石坑、81 个盆地和 17 种岩石类型,以及有关月球表面的其他基本地质信息。这些地图以 1:2,500,000 的空前比例制作而成。
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球物理学家罗斯·米切尔说:“地质学中的每一个问题都从查看地质图开始。” 他说,新的月球地图集“确实是全世界的资源”。
中国科学院还发布了一本名为《月球地质图集地图分幅》的书籍,其中包含 30 个扇形图,这些扇形图共同构成了整个月球的可视化呈现。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地球化学家、该项目联合负责人刘建忠说,现有的月球地图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他说:“美国地质调查局利用阿波罗任务的数据制作了许多月球地质图,包括比例为 1:5,000,000 的全球地图以及一些着陆点附近的区域性、更高精度的地图。” “自那时以来,我们对月球的了解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些地图已无法满足未来月球研究和探索的需求。”
中国将利用这些地图来支持其月球雄心,刘建忠表示,这些地图将有助于其他国家开展自己的月球任务。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 三个航天器 发射升空,目标是月球,5 月,中国计划发送一个航天器从月球背面采集岩石。
有了更新后的地图集,科学家们将能够更好地了解月球的历史,评估潜在的月球资源并进行比较地质研究。刘建忠说,它还将为未来任务的地点选择提供信息,包括在哪里建立月球研究基地。
德国明斯特大学的行星地质学家卡罗琳·范德博格特说,中国同事在编纂新地图集方面所做的工作量令她印象深刻。
她说:“我们期待能够以非常详细的方式与地图互动。”
超凡脱俗的制图
该地图集有中文和英文版本,是利用中国的探月计划,特别是嫦娥一号任务的数据编制而成,该任务于 2007 年至 2009 年间从轨道上对月球表面进行了勘测,刘建忠说。他说:“嫦娥一号的相机对月球地形和地质结构进行了观测,而其干涉成像光谱仪在识别不同岩石类型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2013 年和 2019 年,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着陆器任务在月球表面进行的观测,有助于验证嫦娥一号数据的准确性。地图集团队还使用了来自诸如 NASA 发射的重力恢复和内部实验室 (GRAIL) 和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以及印度月船 1 号探测器等任务的数据。“一些观测结果与嫦娥任务高度互补。例如,GRAIL 的数据帮助我们识别了月球表面上的所有深层裂缝,”刘建忠说。
中国研究人员在 2012 年开始编制地图,当时他们正在寻找在月球上探索的下一个目标。中国正与俄罗斯以及十几个其他国家和组织合作,领导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建设,该科研站计划于 21 世纪 30 年代中期在月球南极建成,用于科学探索和资源开发。
米切尔说:“为月球科学做出贡献是中国在未来几十年中发挥其作为科学强国潜在作用的一种深刻方式。”
刘建忠说,他的团队已经开始努力提高地图的分辨率,并将根据科学和工程需求制作更高精度的区域地图。与此同时,完整的地图集已集成到一个名为“数字月球”的云平台中,最终将向国际研究界开放。
本文经许可转载,并于 2024 年 4 月 25 日首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