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国政府首次公开表示,将限制两个主要污染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但这对其国家整体气候变化减缓的影响仍不明确。
该声明是在中国最高经济规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周二发布的指导方针中提出的。中国国务院(内阁)于9月份批准了该指导方针,但其全部内容在本周早些时候才公开。
该指导方针被称为《2014-2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阐述了中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多个目标。其中,该指导方针指出,到本十年末,中国钢铁和水泥生产商的碳排放量应保持在2015年的水平。
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这是中国首次提到类似的事情,而且特别难以实现,因为水泥和钢铁行业不仅在使用能源时排放二氧化碳,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也排放二氧化碳,”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北京办事处气候与能源高级顾问杨富强表示。
杨富强说,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将有助于中国阻止其碳排放的快速增长。他解释说,中国钢铁和水泥生产商目前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五分之一。如果这两个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稳定下来,再加上中国为控制煤炭消耗而采取的其他措施,该国可能会在之前预测的2030年之前达到碳排放峰值,杨富强表示。
全面碳排放上限的初步措施?
但一些专家对这一目标的发布并不那么兴奋。旧金山太平洋环境组织的中国气候协调员孙庆伟就对该指导方针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的许多气候政策由于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而没有转化为行动,”孙庆伟说。
“宣布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符合发改委的利益,因为它负责中国的气候政策,但其他政府部门的官员可能有不同的意见,”孙庆伟说。“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中国能源官员支持该计划的任何措施。”
在本周在发改委官方网站上发布的声明中,中国政策制定者没有详细说明他们将如何实现该计划。他们也没有说明如果钢铁和水泥行业未能做到这一点会发生什么。
“这个目标很可能是非约束性的,”绿色和平中国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硕说,他密切关注这个问题。不过,李硕补充说,对中国钢铁和水泥行业潜在的碳排放上限的使用仍然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发出了积极的信号。
“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这个目标就不会发布,”李硕解释说。李硕表示,这表明中国政府可能会在为全国总排放量设定上限之前,考虑限制主要污染企业的碳排放量。
正在进行中的工作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其在全球减排谈判中的传统立场是,它不会接受全面的排放限制,因为它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更多的经济发展空间。
相反,中国承诺到2020年,将单位经济产出的碳排放强度(即每单位经济产出的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至45%。
在9月份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副主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最高官员解振华告诉记者,中国已经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解振华表示,到2013年底,中国单位经济产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了28.56%,相当于为世界节约了2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国单位经济产出的能源消耗下降了4.2%,碳强度下降了约5%,均为多年来最大降幅。
经环境与能源出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转载自气候通讯社。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