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工厂加入低碳行动

中国的减排措施惠及小型企业,助力遏制全球变暖

PhotoDisc/Getty Images (MARS)

中国张家港—最近一个冬天的早晨,在上海附近这个港口城市的一家纺织厂的高管陆淑杭(音译)开始寻找一个看不见的敌人。

陆女士和五个人一起,在张家港市阿德昌染整有限公司的厂房里搜索了几个小时。他们检查蒸汽管道,测试水温,并检查了他们可以进入的每一个生产流程。这个“强盗”是: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陆女士的工厂最初并不热衷于节能。事实上,在2008年,当一个非政府组织提出环保解决方案时,它拒绝了这个提议。然而,七年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陆女士的企业现在正在为节水节能技术铺开红毯。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走在摆满染色设备和彩色线轴的厂房里,陆女士解释了她改变主意的原因。

她说:“中国经济放缓迫使工厂削减成本。能源账单占我们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降低这方面的支出已成为当务之急。”

专家表示,他们看到了中国节能工作的新趋势。多年来,制造业巨头承担了该国大部分的节能工作,而中小型企业(SME)则竭尽全力避免承担这一责任。但随着各种规模的工厂在中国经济降温的背景下重新武装起来,一些小型企业开始争夺节能机会。

关于中国有多少小型工厂采用了节能措施,或者结果有多么显著,目前还没有可靠的数据,因为没有政府机构或研究小组监测该行业。但许多分析师认为,这种趋势正在增长,并且可以帮助加速中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进展。想想看:中国有超过7000万家这样的企业,它们都需要能源来运转。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中小企业在中国对抗污染的战争中占据重要地位。大型企业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进展。现在,轮到中国中小企业降低能源使用并限制碳排放了。”

耗时费力——值得吗?

根据世界银行集团的投资部门国际金融公司在2012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国的中小型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所消耗的能源是大型制造商的2.5倍。该报告估计,中国中小企业的能源消耗总量每年达到1.3亿吨标准煤,相当于2012年希腊、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的能源消费总量。

中国新兴的具有环保意识的小型企业的重要性也在增加,因为该国以前试图消除低效产能的措施(如关闭小型工厂)导致了失业,并且无法扩大规模。而且,由于某些行业由小型实体主导,消除低效率可能意味着消灭几乎整个行业。

纺织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根据政府最新可用的数据,2013年,纺织品生产商的能源消耗量超过了该国的汽车制造商。该行业在所有行业中能源消耗量排名第九。

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北京办事处研究中国绿色供应链的分析师周安(音译)表示:“与中国钢铁和水泥行业的大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不同,中国95%以上的纺织品生产商都是中小企业。”

周安说:“中国决策者可以通过关闭小型工厂并要求大型工厂升级技术来轻松管理钢铁和水泥行业,但他们不能将同样的策略应用于纺织行业。政府在提高中国纺织品生产商的能源效率方面无能为力。”

这意味着选择更节能运营的纺织品生产商必须经历耗时的额外步骤。

张家港市阿德昌染整有限公司的经理陆女士表示,她花了几个小时开车去苏州参加能源管理课程,牺牲了课余时间做作业,并说服其他公司高管将提高能源效率列入他们的日常工作议程。

所有这些都只是初始步骤:确定哪些生产过程可能产生最佳的节能效果,并准备监控实时能源消耗。分析师表示,一些因工作量而推迟的小型企业退出了该计划。

但在几百英里以南,另一家纺织品生产商已经开始行动。

寻找降低成本的新方法

绍兴市长盛线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甘卫明(音译)表示,他的公司上个月通过了政府对环境影响的评估。绍兴市是位于中国东南部的一个工业中心,拥有大约5000年的纺织品制造历史,那里的工厂过去靠污染来致富。

但随着近年来富裕的居民开始要求清洁的天空和安全的饮用水,那里的政策制定者一直在不断提高对纺织品制造的要求。

仅在二月份,当地政府就下令64家效率低下、高污染的纺织厂停产。甘先生和其他人表示,在一个卖家太多而买家太少的市场中,即使是暂时关闭也可能意味着这些工厂的死刑判决。

甘先生说:“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我们可能也会被关闭。”

然而,与许多中国中小企业一样,甘先生提高能源效率的动机并非来自政府的打击,而是来自赚钱的愿望。

2013年,在从一个行业展览会上了解到废水热回收技术后不久,甘先生就为他的公司购买了一个系统。

甘先生说:“在中国做生意越来越难了。生产成本一直在飞涨,竞争也变得非常激烈。我们必须找到降低成本的新方法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一个染色缸如何产生影响

废水热回收系统允许甘先生的公司利用来自温度至少为50摄氏度(122华氏度)的废水中回收的热能来预热冷水。通过这样做,该公司不仅需要更少的蒸汽来加热冷水,而且还节省了用于在处理前冷却废水的能源。

节能效果非常显著,以至于甘先生的公司在第一年就收回了投资成本。他说,从那以后,公司每年都享受着价值数十万美元的成本降低。

随之而来的是在节能方面的持续推进。此后不久,甘先生和他的团队参加了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推出的一项计划,以提高制造业在能源消耗和用水方面的效率。

他说,为期一年的计划使工厂的能源效率提高了约20%。它还使那里的工程师能够自行进行节能实验。

站在一个涂有银色材料的水箱旁,甘先生自豪地介绍了他的最新创新。

甘先生说:“这是我们的染色缸。当你触摸它时,你几乎感觉不到任何热量;但是如果你想触摸一个普通染色设施中的缸,它会非常热,你甚至无法将手靠近它。”

甘先生说,造成差异的原因是有一层与拇指长度相同的绝缘层。工程师们对工厂通过简单地绝缘蒸汽管道节省了多少能源印象深刻,于是想到了为用于染色的热水缸提供绝缘层的想法。

结果是:工厂过去每半小时加热一次缸中的水;现在,由于绝缘层有助于保持热量,他们只需要每小时半加热一次。

染色设施以热的形式使用能量。在一个大部分热量由燃烧煤炭产生的国家,所需的热量越少,释放的温室气体排放就越少。

煤炭价格下跌会造成损害吗?

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的周安表示,尽管甘先生的故事可能描绘了一个光明的能源未来,但充分利用效率努力的工厂在中国小型企业中仍然是少数。

他指出,一些工厂不愿采取行动,因为他们过去未能提高能源效率,并对节能失去了信心。其他人则不想为数据收集和其他耗时的任务烦恼。而且,由于工厂优先考虑业务增长而不是节能,很少有工厂愿意暂停运营来绝缘蒸汽管道或升级机械。

此外,还有一个资金问题。亚洲开发银行首席能源专家普拉迪普·佩雷拉(Pradeep Perera)表示,与享有政府技术升级慷慨支持的大型企业不同,中国的中小企业没有铺好政府补贴的道路。佩雷拉表示,从中国银行获得贷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许多中小企业没有所需的抵押品。

一些中国银行,如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银行和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小型企业采用清洁技术量身定制了贷款计划。去年年底,中国金融监管机构还发布了一份声明,鼓励银行采取更多措施,但该政策的影响仍有待观察。

然而,促使一些工厂提高能源效率的因素也可能会让其他工厂望而却步。专家表示,虽然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使那里的公司有充分的理由将目光从建设新设施转向改善现有设施,但另一种更令人不安的可能性是一些中小企业陷入了困境,没有时间、人力和财力投资于节能。

能源价格下跌也起到了作用。人们担心,虽然节能解决方案仍然可以提供有益的节省,但成本降低可能不足以促使人们采取行动。

当被问及中国煤炭价格下跌是否会阻碍他提高能源效率的热情时,甘先生似乎对这个问题感到惊讶。

甘先生回答说:“节能和煤炭价格下跌是两码事。当然,我会继续提高能源效率;否则,我就是在浪费钱。如果我可以用80元人民币(或12美元)买到我需要的东西,我为什么要花120元人民币?”

经环境与能源出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转载自气候新闻。www.eenews.net,202-628-6500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