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污染可能没有像期望的那样快速减少

一项新研究质疑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下降

中国北京。

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呈下降趋势,但其排放量在过去两年可能没有像中国政府和国际能源署所暗示的那样下降那么多。

这是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的结论,该研究称,中国的排放量在2014年可能实际上增加了,而不是下降。

国际能源署去年估计,中国煤炭使用量的下降和电力需求的下降导致其二氧化碳排放在2014年减少了1.5%,导致全球排放量减少了0.2%。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然而,实际的排放情况可能更为复杂。

该研究的合著者、挪威奥斯陆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CICERO)的研究员罗比·安德鲁说:“我们估计中国2014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际上增加了约0.5%。”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部分原因是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电力消耗国。煤炭是全球导致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对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估计很大程度上基于中国官方关于其煤炭燃烧量的数据——中国政府经常会修订这些数据,从而影响科学家对该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估计。

中国报告称,按重量计算,其煤炭使用量在2014年下降了2.9%,在2015年下降了3.7%。 这种下降发生在国家努力应对经济困境、令人窒息的城市空气污染以及需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履行其在巴黎气候协议中承诺的背景下。

但是,煤炭使用量的减少并不一定转化为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

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取决于煤炭的能量含量,而不是它的重量。安德鲁说,中国正在燃烧更多能量密集的煤炭,这意味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小于煤炭燃烧量的减少。

周一发表的这项研究表明,即使中国在2014年将其煤炭消耗量减少了2.9%,修订后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年的煤炭能源消耗量仅下降了0.7%,导致排放量净增加了0.5%。

尽管2014年有所增加,但该研究的结论是,中国的排放量在2015年可能已经减少。本月发布的另一项研究表明,中国的排放量可能已经达到峰值。

CICERO的高级气候经济学研究员、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简·伊瓦尔·科尔斯巴肯说:“我们的估计表明,中国排放量的增长在过去两到三年中放缓了很多,现在远低于2000年代初以来的任何时候。” “这些数字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我们表明,这种放缓几乎肯定是真实的。”

他说,这项研究对中国未来排放趋势的论述很少。

国际能源署发言人格雷格·弗罗斯特表示,该机构通常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完全核算大多数国家的能源使用和碳排放量。他说,2014年的完整核算将于今年夏天发布。

未参与这项研究的科学家表示,它突显了中国政府发布的数据的不确定性。

斯坦福大学地球系统科学教授罗布·杰克逊说:“更广泛的背景是对中国报告的煤炭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怀疑。他们倾向于追溯性地向上修正他们的估计。这篇新论文最重要的部分是作者们证实中国煤炭使用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好消息,我同意他们的看法。”

世界资源研究所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经理宋然平表示,他对该研究中关于中国2014年排放量增长的具体估计持技术上的异议,但他同意其总体结论。

他说,中国的一些数据是不确定的,但中国的能源和煤炭消耗量都明显呈下降趋势。

宋说:“与其关注中国排放峰值的确切时间,更重要的问题是中国是否在为长期的深度脱碳奠定基础。因此,辩论的焦点应该是能够使最近的趋势以可持续的方式持续下去的措施。”

本文经气候中心许可转载。这篇文章于2016年3月29日首次发表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