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射第五次载人轨道飞行任务

由三名中国宇航员组成的乘组已进入太空,以练习轨道对接技术并进行研究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周二(6月11日),一枚中国火箭轰鸣着升入太空,搭载着三名宇航员前往中国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空间舱。

这三名宇航员——两名男性和一名女性——乘坐神舟十号飞船从戈壁沙漠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前往天宫一号空间舱,发射时间为美国东部夏令时凌晨 5:38(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9:38)——当地时间下午 5:38。

神舟十号的宇航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第二位中国女性航天员——是第五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乘组。 搭载这三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火箭是中国发射过的最重火箭。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的女发言人武平在周一的一次简报会上表示,神舟十号乘组计划在其为期 15 天的任务期间与天宫一号空间舱(也称为天宫)对接两次。 武平补充说,一次对接将是手动对接,另一次是自动对接。

据中国官方新闻机构新华社报道,武平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进行了三次自动对接测试和一次手动对接测试。” “还需要进行更多测试。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证明我们的宇航员适合在太空停留更长时间,并且轨道飞行器能够支持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在太空期间,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计划从轨道上向地球上的学生直播科学课,并测试人类和技术在太空中的性能和效率。

相对较小的天宫一号空间舱自 2011 年 9 月以来一直在地球轨道上运行。 这个 8.5 吨重的结构大约是世界第一个空间站——苏联的礼炮一号——质量的一半,相比之下,国际空间站的质量约为 400 公吨,SpacePolicyOnline.com 编辑 Marcia Smith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首个中国三人乘组于 2012 年 6 月与天宫一号空间舱对接。 在神舟十号任务之前,还有八名中国宇航员进入过太空。 首位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于 2003 年进入轨道。

中国媒体报道称,这次最新的旅程标志着为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而计划的三次任务中的最后一次。 官员们表示,神舟十号是中国计划的一部分,旨在获得必要的经验,以便在 2020 年左右建造和运营大型空间站。

新华社报道称,更大的空间站将由三个舱段组成:两个实验舱和一个核心舱。 轨道栖息地预计重量将超过 90 吨。

张晓光和王亚平此前都未曾进入过太空,但聂海胜曾在 2005 年的神舟六号任务中飞行了不到五天。

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中国是第三个使用自己的运载工具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 . All rights reserved.